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97篇
公路运输   348篇
综合类   257篇
水路运输   353篇
铁路运输   195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海外港口工程大部分位于以涌浪为主的海域,防波堤在涌浪作用下的稳定性尚未得到全面认识。对于斜坡堤,除了护面对其稳定性至关重要外,堤脚对其稳定性也很重要。以某一具体港口防波堤工程为例,通过波浪断面和局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涌浪作用下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比正向和斜向波浪作用下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结果,重点分析了斜向波浪作用下斜坡堤堤头圆弧段堤脚块石发生破坏的原因及其随入射波浪周期和水位的变化关系,并对原方案堤脚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2.
三维路网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包括路网在内的地表三维模型,可以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并设计相应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在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道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针对三维路网提取的航空摄影策略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真实三维模型的构成,并结合道路在材质、形态等方面的特殊性提出了可用于道路提取的三维模型特征。然后,以三维模型中的三角面片为处理对象,开展了相关分割方法研究,消除存在混合地物的面片。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和面片的多种特征,进行了道路面片识别。最后,设计了道路面片三维连接方法和道路边缘三维修正方法,实现了面片间的连接以及道路边缘的有效修正。此外,还以北京某地区为例开展实际数据采集、三维建模和三维路网提取试验,介绍了倾斜摄影、控制点验证点数据采集以及三维模型的采集和生产过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路网提取试验,得到了该区域的三维路网数据成果,并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对成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上提取路网信息,其平面和高程的精度均可满足一般导航等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王琼乔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195-197,M0022
以武汉航空企业总部区域市政配套工程(四期)为例,采用AutoCAD Civil 3D计算道路和场地土石方,并与传统设计软件EICAD进行了比较。对Civil 3D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索。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以厦蓉高速公路广西境内灌阳至全州段K13+710通道涵洞为工程实例,利用FLAC3D(快速拉格朗日分析)软件对高填方路堤中的顶板通道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总结了高填方路堤通道涵洞的受力特性,并提出了通道涵洞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邢修举 《隧道建设》2019,39(2):287-293
针对岩溶发育地区隧道开挖时现有地质预报技术对岩溶突水较难做出准确预测的问题,设计出大断面三维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依据岩溶发育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25 m和50 m处不同体积富水溶洞进行模拟,研究掌子面前方不同距离和规模的低阻异常体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在张吉怀铁路古丈隧道岩溶发育段进行探测验证,结果表明: 1)溶洞模型在二维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上25 m和50 m处形成闭合、视电阻值小于60 Ω·m的低阻区,低阻区与设计的模拟体的位置和范围一致; 2)大断面三维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探测三维显示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采用该技术能够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17~30 m、隧道两侧20 m到隧道中轴线的充泥含水溶洞。  相似文献   
36.
为准确估算管线敷设与风机室内气流相互作用对压降损失的影响,基于武汉市江夏区谭鑫培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立典型数值分析模型与分析流程。通过建立典型管线布置的GIL舱、高压舱与综合舱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三维模型,分别对入口段与稳定段进行分析,并使用循环边界条件来考虑稳定段流体的充分发展,得到阻力系数随流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GIL舱典型排风口三维模型,分析风机室中不同风机的压降损失,并与规范估算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管线敷设对压降损失的影响不可忽视;风机室风机相互作用显著,规范不能准确估算该相互作用导致的压降损失。  相似文献   
3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是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此为依托,针对BIM技术在集装箱码头工程设计中应用的问题进行总图、水工、机械等相关专业BIM技术应用的研究,将BIM技术与传统二维设计模式相融合,采用欧特克BIM系列软件以及探索者BIM协同平台,得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总体设计技术路线,重点对BIM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流程以及设计相关专业的BIM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传统二维设计向基于BIM技术全生命周期设计应用的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码头、航道等水运工程的三维设计、BIM设计需要更精细的、直观的、全覆盖的三维地面模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高精度的测量点云数据,基于AutoCAD、Civil 3D等软件平台,建立高精度、直观的三维地面模型的技术方案,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陆域到水域再到局部重点建构筑物三维测量内外业技术解决方案合理、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满足三维设计、BIM设计等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针对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水下沉排工程中软体排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建立悬链线模型,分析排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排体的抗倾、抗滑和抗漂浮稳定性,并对比分析排体对地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明显提高了水下沉排的安全性和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为复杂条件下的水下沉排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0.
刘堃  李家华  杨彪 《水运工程》2018,(10):183-188
针对BIM技术在填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深圳机场三跑道填海工程设计中采用AUTODESK平台,以基于云端的协同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将各专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设计的沟通、协调难题,且根据勘察资料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并采用Civil 3D软件进行基槽和海堤施工图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精度,为BIM技术在水运行业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