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06篇
综合类   497篇
水路运输   212篇
铁路运输   306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取羟基锡酸锌,通过单因实验法考察了包覆质量比、包覆时间及包覆温度三个因素对ZnSn(OH)6包覆Mg(OH)2的包覆效果的影响,并且结合超声分散和共沸蒸馏制备了包覆效果较好的ZnSn(OH)6包覆Mg(OH)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DTA-TG)及能谱分析(EDX)等表征包覆产物,最终得出:ZnSn(OH)6包覆Mg(OH)2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包覆质量比为20%;包覆反应时间为6 h;包覆反应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物保持Mg(OH)2所呈现的形貌和热分解性能,不会影响其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92.
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美国人对安全准备工作的内涵与认识。虽然新安保措施的着重点主要放在航空运输方面,但人们也更加注重陆地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形势,因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9·11"之前的私人财产犯罪转变为恐怖主义活动。然而,美国的铁路运营安全却被现实的情况所限制:当前紧缩的财政预算无法构建一个巨大的、均匀分级的保安网络。上述的两种形势相互作用,促使有关部门在"9·11"之后采取更为合理和实际的铁路安全措施,并由此催生了一些新方法来解决在根基上原本就脆弱的网络体系问题。交通安全部门和民间研究小组的结论是:对所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一整套安全设施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93.
鉴于信号图形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电务段履历簿管理的常用工具,使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现介绍双线轨道电路图的制作要求及电缆径路图的制作方法,讨论关键制图环节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4.
随着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的发展,迫切需要能够采集脉冲信号的轨道电路监测设备。基于TMS320VC33-120处理器,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的分线采集器。从硬件方案与软件设计两方面,详细介绍该设备的设计原理。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同时实现对高压不对称轨道电路送端、受端移频信号电压、载频、低频以及脉冲信号信息的采集,采集精度等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5.
6S现场管理是针对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符合铁路倡导人本管理的精神。结合铁路货车检修生产实际,指出应用6S现场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96.
张涛  徐晓苏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1):125-126,164
讨论了基于方位捷联平台的陀螺寻北方案,与传统的捷联式平台不同,方位捷联平台仿真了当地的水平坐标系,并且平台的方位就是载体的方位。通过双位置方法准确计算出载体的方位角,并且抵消了陀螺的常值漂移对寻北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平台角误差和转位误差对寻北解算精度的影响。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成本低,操作方便,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移动IPv6工作原理和基于下一代网络的VoIP通信技术要求,分析了铁路运输系统移动无线网络接入技术特点,为高速列车以移动无线方式接入IPv6网络、实现VoIP通信提供了IP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8.
遂渝线无砟轨道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成标  颜华  姚力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8):39-43,57
研究目的:研究建立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列车一无砟轨道空间耦合振动模型,从而导出弹性地基上轨道板的运动方程;应用开发的无砟轨道动力学仿真软件TRACKDYNA,系统地研究评估遂渝线综合试验段无砟轨道及其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 研究结果:快速客车、重载货车以及普通货车通过路基上板式轨道时,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CA砂浆动应力、路基面动应力等动力学指标均小于容许值。 研究结论:遂渝线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过渡段结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于双块式轨道过渡段,适当降低2种轨道连接点处双块式轨道前几个扣结点的轨下胶垫刚度,可改善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
对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公路病害——道路冻胀翻浆的成因、危害程度均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从理论上和设计、施工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
高照亮 《汽车电器》2006,(8):45-47,50
阐述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分类与基本原理,以奥迪A6为例介绍大众轿车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构成、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