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404篇
综合类   346篇
水路运输   224篇
铁路运输   361篇
综合运输   1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41.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sport utility/light-duty vehicles has prompted the investigation of active roll management systems to reduce vehicle body roll. To minimize vehicle body roll and improve passenger comfort, one emerging solution is an active torsion bar control system. The validation of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requires analytical evalu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ing prior to implementation on an actual vehicle. In this article, a computer simulation tool and accompanying hardware-in-the-loop test environment are presented for active torsion bar systems to study component configurations and performance limit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llustrates that the hydraulic cylinder extension limits the active torsion system’s ability to provide body roll angle reduction under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To compare the control system’s time constant and body roll minimization capabilities for different hydraulic valve assemblies and equivalent hose lengths, an experimental test stand was created. For a typical hydraulic pressure and hose diameter, the equivalent hose length was not a key design variable that impacted the system response time. However, the servo-valve offered a quicker transient response and smoother steady-state behavior than the solenoid poppet actuators that may increase occupant safety and comfort.  相似文献   
142.
在线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引入节能坡设计理念,对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牵引能耗值和节省运营支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算法,给出计算流程,确定各影响参数的约束条件。开发进站节能坡设计程序模块,实现多参数化的进站节能坡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车站坡段坡度、车站中心至节能坡变坡点距离、动车组编组质量、进站制动力使用系数、节能坡进入初始速度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进站节能坡的影响程度,为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3.
牡绥铁路双丰隧道辅助坑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丰隧道是牡绥铁路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工程,其辅助坑道设置对隧道建设本身及牡绥铁路整体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隧道开工后因施工组织受客观条件影响,先后将设计的2座斜井由单车道变更为双车道;在2号斜井工区率先进入第三系泥岩后,开挖变形大,易发生涌水涌泥,施工受阻,通过对比研究斜井、迂回平导方案,推荐增加迂回平导辅助1、2号斜井工区施工;详细介绍斜井断面的拟定及新增迂回平导平、纵断面设计及优化和内轮廓拟定等,最终有效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和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44.
"北斗"陆基增强系统导航信号源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信号激励器是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关键设备。简要介绍了通过建立陆基增强系统来提高"北斗"定位能力的技术方案,并对陆基增强系统扩频导航信号激励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利用直接频率合成(DDS)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码时钟,并利用AD9854芯片特有功能实现BPSK调制;采用CPLD器件设计扩频伪码产生器及扩频调制器。文中还着重讨论了各陆基导航台时钟同步的几项关键技术。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实现的导航信号激励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并且BPSK调制实现了较好的载波抑制,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5.
石济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铁路车站附近,为了减少两端线路路堤高度,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能够满足跨越的立交道路及河流防洪要求,可以采用建筑结构较低的下承式桥槽形梁结构形式。以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跨越禹王路的工点槽形梁结构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优化,介绍双线铁路槽形梁结构的设计研究分析以及对槽形梁的空间结构计算、空间动力特性及车线桥耦合动力分析,综合考虑槽形梁弯剪扭综合效应以及箱形边主梁截面的空间变形。目前槽形连续梁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均较少,缺乏具体的经验和理论公式,解决此技术难题为类似桥梁设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6.
一种面向海事分支机构的船舶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直属海事局分支机构船舶安全管理业务的需求,提出一种船舶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该系统将电子海图平台、船舶交通动态数据和船舶安全管理信息集成,以实现船舶安全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从系统技术实现角度,对信息管理系统作出详细的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7.
西宝高速铁路是原铁道部要求加强大型临时工程设计之后的第一批高速铁路设计项目之一,在西宝高速铁路工程特点和大临工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西宝高速铁路大临工程设计进行回顾,对主要大临工程的设置原则和布置形式进行分析,采用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实施方案对照的方法,分析西宝高速铁路大临工程设计得失,总结分析高速铁路大型临时工程设计的一般布置原则和布置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总结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48.
山西中南部铁路壶关至红旗渠段长大坡道缓坡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中南部铁路是一条新建的万吨重载煤炭运输通道,是国内首条研究30t大轴重万吨列车运行安全的铁路,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车站分布等的设计,需满足万吨级列车的循环制动与纵向冲动等要求。运用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软件指导重载铁路的设计,通过对不同机车牵引万吨单编列车的纵向动力学仿真研究,特别是万吨列车在不同坡度坡道上的制动限速、制动距离,以及长大下坡道困难区间操纵运行的安全性和纵向冲动,研究山西中南部铁路壶关至红旗渠段长大坡道缓坡设置问题,以满足万吨重载列车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运行、养护维修及救援要求。研究结论为:壶关至红旗渠间居中位置应增设缓坡1处,并配备救援设备。研究结论已应用于项目设计,在壶关至红旗渠间增设了平顺站,并设机待线,配备双机重联救援机车。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大广公路蒙冀界至承德段高速公路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系统阐述河北省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可为同类型公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船舶操纵模拟器中DIS/HLA网关原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越  刘丹  金一丞 《中国航海》2004,(1):55-58,70
通过详细分析网关的具体工作流程,提出了网关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网关的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通过网关原型的设计实现,达到了快速将原有DIS船舶模拟器与HLA系统互连,为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的分布航海仿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