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3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桥梁检测车是在二类底盘基础上加装专用装置的特殊专用车辆,用于桥梁的检测及加固时提供作业平台。受GB/1859车辆总重的要求,车辆不能超重,同时要满足双向八车道及十车道的宽度要求以及人行道较宽的要求,估开发了轻量化大跨度22m桥梁检测车。  相似文献   
132.
电感检测是对润滑油中金属磨粒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对船舶润滑油中磨粒更高流量、更大尺寸范围的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分复用的双通道电感检测新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在不牺牲检测灵敏度的情况下,该方法仅利用一路信号输入和一路信号输出就可以完成对两路油液的同时检测。首先阐述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即通过信号复制、移相、信号合成等过程,使两路传感器工作在不同的相位上,实现对两路油液同时检测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相分复用原理的双通道同时检测系统,并在两路传感器内径相同和不同的情况下,以74-88μm的铁颗粒为检测对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传感器内径相同,可保证在相同检测灵敏度条件下提高检测流量,传感器内径不同,可用于不同尺寸范围的磨粒检测。  相似文献   
133.
探讨半导体激光技术在铁路检测领域中的一些可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斌 《中国铁道科学》2000,21(3):114-121
本文在简单叙述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发原理与使用要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半导体激光技术在铁路桥梁过车时振动和常年下沉量检测、山体滑坡与泥石流预报、遥控爆破、钢轨与车轮表面缺陷检测、货车超高超限检测等许多领域的可能应用,表明半导体激光这一新技术在今后铁路检测等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4.
汽车性能检测经历了单机检测、计算机网络控制检测(亦可称网控联机检测)、检测管理分立制、检测管理网络化等阶段,过去只重视技术、质量、管理等某一方面的问题,使管理出现了脱节失控现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管理为大势所趋,特别是网控联机检测和检测管理网络化更须大力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5.
大连市滨海路大跨度悬索桥,每年都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测,但国内目前尚无对此类桥梁使用和养护维修方面的规范。为确保此类结构长期安全运营,为养护维修人员提供帮助,特对悬索桥悬吊系统的检测和养护维修方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6.
覃频频   《ITS通讯》2006,8(1):16-19
在对概率神经网络(PNN)的分类机理、输入向量选取和网络设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识别两类事件模式(无事件模式和有事件模式)的事件检测PNN模型。采用高速公路路段1-880实地线圈数据集和事件数据集验证模型,通过比较PNN模型与多层前向神经网络(MLF)模型的结果,发现无论对于向北、向南或混合方向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PNN模型的检测率(DR)比MLF模型高;平均检测时间(MTTD)比MLF模型短:但误报率(FAR)也较高。概率神经网络是高速公路事件检测的一种有效算法,其在理论基础、算法和学习速度等方面比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7.
以一维弹性杆平面应力波波动理论为基础,根据反射波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结合检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现场测试建议,并对反射波应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8.
杜欣 《北方交通》2008,(5):127-128
介绍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原理和使用条件,及现场检测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9.
陈晓峰 《北方交通》2008,(6):124-125
阐述了高速公路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时产生裂缝的原因,避免裂缝产生的措施,及对裂缝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40.
Non-recurrent congestion or incidents are detrimental to the oper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busy urban transport networks. There exist multiple 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algorithms (AIDAs) to remotely detect the occurrence of an incident in highway or freeway scenarios; however, very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performed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incidents in signalized urban arterials. This limited research attention has mostly been focused on developing new urban arterial specific algorithms, rather than identifying alternative methods to synthesize existing freeway-based algorithms for urban conditions. The main hindrance to such synthesis is that the traffic patterns on the signalized urban arterial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same on highways/freeway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raffic intersec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strategy of customizing the existing AIDAs (freeway based or otherwise)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adaptability to signalized urban arterial transport networks. The new strategy focuses on preprocessing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before being used as input to a freeway/highway-based AIDA to lessen the effect of traffic signals and to imitate the input patterns in highway/freeway-based incident condition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w strategy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four existing AIDAs.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a simple solution to implement existing algorithms to signalized urban networks without any further instrumentation or operational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