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90篇
公路运输   250篇
综合类   421篇
水路运输   401篇
铁路运输   335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职业卫生噪声个体监测过程中异常导致的数据无法使用的问题,本文以某大型装置巡检工个体噪声监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为例,探讨数据调整方法。研究发现删除异常值或使用平均值替代两种方法,数据调整后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好,两种方法均能满足个体声级计监测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2.
针对地铁环境振动预测中使用的链式结构力学简化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对链式结构中各参数变化对各振级落差影响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推导给出振级落差一阶灵敏度解析表达式和一种逆矩阵偏导数求解方法;并提出利用自由衰减时域段实测数据逆求链式结构中各力学参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确定链式结构中任一力学参数改变对其任一层振级落差影响程度,找出对系统动态响应影响较大的环节。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环境振动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3.
分析国内轨道交通车辆选配的现状,指出车辆选配主要集中在常规制式车型上,虽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基本需求相适应,但也存在基于预测客流选配车辆的盲目性、相互攀比性以及忽视车辆综合拥有成本、保持适度规模与适度组合等问题。因此,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线网层级划分的选配理论及优先发展策略,为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配提供清晰的思路及合理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24.
论述交通衔接作为地铁出行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地铁客流吸引力和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在规划工作中备受关注.基于北京近些年多条地铁线路的衔接规划实践,提出“面-线-点”系统的衔接规划方法体系;结合北京的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出行特点,得出操作性较强的衔接设施的设置原则;同时,针对当前交通衔接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汽车导航用电子地图的高效路网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有效地描述实际道路网络,提高汽车导航系统的运行效率,建立了一种新的电子地图的路网模型。在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路网的数据结构进行了简化。采用重整实体ID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实践证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表述实际的道路网络,结构精练,处理效率高,适合车载导航系统,特别是嵌入式车载导航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李永博 《船舶工程》2017,39(10):95-99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本文先浅谈了智能船厂,并结合国内首个智能船厂试点对智能船厂的初级发展建设等进行初步探索,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机器人生产线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如工艺流程及布置、生产模式改进、提质增效和人员减配等。  相似文献   
27.
28.
随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动态图像的采集。根据电力系统对于电力实时信息监测的需求,开发了一套基于SVG的电力实时信息监测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浏览速度快,易于移植和扩展,交互性强等优点,能够较好地解决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等实际问题,满足电力实时信息发布的需求。  相似文献   
29.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30.
在隧道施工中,断裂破碎带富水段常出现涌水、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预报探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以揭(阳)惠(来)高速公路小北山一号隧道高水位断裂破碎带施工为工程背景,阐述红外探水技术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案、操作方法,以及HS-S310红外探水仪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实践表明:超前红外探水技术针对于断裂破碎带隧道掌子面前方隐伏含水构造体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以及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