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贵广高铁隧道防灾救援疏散预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隧道及隧道群的规模逐渐增大,隧道防灾救援成为铁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长大铁路隧道建设有2种模式,即双洞单线[1]模式和单洞双线[2]模式,车站之间区间隧道有单体隧道和隧道群,其防灾救援策略及对策是不同的。总体而言,单体隧道和隧道群的防灾救援模式有定点停车救援和随机停车救援2种情况。结合铁路现有管理体制,以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为例,提出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制定定点停车和随机停车救援疏散预案执行顺序,明确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建立各系统的联动机制,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32.
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移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设置在就近车站或工务段值班室的固定监控终端不能满足快速救援响应的问题,为提高铁路隧道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一种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移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结合数据云服务平台和移动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将移动终端与路局铁路隧道防灾救援信息系统移动服务平台对接,实现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移动监控,满足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的实时移动应急响应需求。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国内外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我国铁路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4.
陈文元  由志高 《船舶工程》1997,(1):48-50,18
本文介绍了CTZ型船用无油润滑氦气增压机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关键技术及自动控制。该机具有小型化,泄漏少等特点,且能在多工况下实现正常运转,以满足不同深度潜水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5.
为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港口,开发"起重机制动能量收放管理系统"。在分析轨道吊参数和现有运动方式后,详细介绍了"起重机能量收放管理系统"实施办法。该系统有效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电网质量,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1999年发生在山东烟台附近海面的“11.24”特大海难事故,震惊全国。国务院、交通部打捞“大舜”轮任务交给救捞系统,这项任务困难多,要求高,责任重、影响大。交通部救捞总局组织上海,烟台救捞局(上海救捞为主)实施打捞工程,施工船舶于今后4月10日进场,用39个有效工作日,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将“大舜”轮整体打捞出水。  相似文献   
37.
Large-scale disasters often trigger mass evacuation due to significant damages to urban systems. Understanding the evacuation and reentry (return) process of affected individuals is crucial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Moreover, measuring the heterogeneity in the individuals' post-disaster behavior with respect to their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s essential for policy making. Recent studies have used large-scale location datasets collected from mobile devices to analyze post-disaster mobility patterns.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such data and the societal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no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how income inequality affects the equity in post-disaster mobility. To overcome these research gaps, we overlay mobility data with income information from census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evacuation and reentry behavior after disasters, and the resulting spatial income segregation.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using location data of more than 1.7 million mobile phone users from Florida affected by Hurricane Irma reveal significant 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evacuation behavior. Evacuees with higher income were more likely to evacuate from affected areas and reach safer locations with less damage on housing and infrastructure. These differences were common among evacuees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mandatory evacuation zones. As a result of such effects of inequality, significant spatial income segreg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affected areas. Insights on the 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post-disaster mobility and spatial segregation could contribute to policies that better address social equity in pre-disaster preparation and post-disaster relief.  相似文献   
38.
国内溢油回收船现状及溢油回收装置选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丛岩 《船舶工程》2015,37(5):1-6
针对当前海上溢油风险的日益增加,以及防污染对专业溢油回收设备及专业溢油回收船的需求,介绍了目前国内溢油回收船的现状,并对国内外溢油回收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为用户在选择溢油回收设备及建设专业溢油回收船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高速铁路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高速铁路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我国列车速度提高后地震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研究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监测点设置与报警安全性的关系。高速铁路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由监控中心设备(设在运营调度中心内)、车站设备和地震监测点设备构成,给出了系统功能结构、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和总体网络结构。根据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在典型地震波激励下的最大动力响应系数,建议我国高速铁路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的报警阈值为45 Gal;通过对各种报警方式进行比选分析,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报警及列车运行控制采用牵引变电所控制模式,监测点设置间距20~30 km,并尽量将地震监测点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内,以降低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40.
滑坡堰塞湖危险性预测与铁路减灾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铁路已开始向滑坡堵江高危险区延伸,滑坡堰塞湖灾害链成为在选线设计阶段就应该防控的风险源。提出一套堵江危险性评估作业程式,以及各环节建议采用的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以拟建的川藏铁路德沙滑坡为例,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FLAC3D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滑坡模型,分析滑坡稳定性;然后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大震情况下可能堵江的预测结论;最后预估堰塞湖影响范围,据此提出线路工程减灾对策。不仅可为研究区线位设计和重大工程布设提供参考,并希望通过范例性研究,推动山区铁路灾害链减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