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149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对照AAR车钩疲劳试验标准,探讨我国铁路货车车钩钩体和钩舌等的疲劳试验标准的制定方法;提出F型、FR型和16型、17型车钩分别在AARM-216:2009标准的要求模式以及国内1万t和2万t编组车辆试验载荷谱的模式下,进行交叉对比试验的构想。  相似文献   
52.
袁凡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11):17-20
为满足铁路货场铁路车辆轮重测定仪的现场检测与维修工作,研制了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的LJ-B型铁路车辆轮重测定仪检定装置。从研制目标、系统结构与原理、研制方案和技术难点及实际运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LJ-B型铁路车辆轮重测定仪检定装置。  相似文献   
53.
北京新机场线工程线路全长39 km,设车站3座,两个区间长度分别为13.0 km、25.3 km,为典型市域轨道交通长大区间,其防灾救援问题也成为整个项目的关键技术难点,关乎项目的成败。通过对国内外长大区间运营案例的梳理,对新机场线长大区间防灾救援方案进行介绍,包括设置区间风井、信号分隔、设置应急通道、疏散平台等,以期为相关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北京市域快轨新机场线关键技术及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机场线是北京2016调整版建设规划中批复的项目,其定位为连接北京新机场和中心城的轨道交通快线,实现中心城与新机场之间"半小时"通达。新机场线从技术特征角度属市域快轨,从服务特征角度属机场专线。通过对机场客流特征的分析研究,从时间目标和服务品质两方面提出新机场线建设的顶层目标需求。以顶层目标和线路特征为基础,对线站位方案、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线路设计标准及盾构选型等关键技术方案和建设标准进行论证研究,确定新机场线在新机场、团河、草桥共设3座车站;最高运行速度为160 km/h;选用AC25k V供电制式的市域车型;地下区间选用外径8.8 m单洞单线的盾构。  相似文献   
55.
在对我国高速公路客车运输行驶状况进行大量统计与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国产在用客车高速行驶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全封闭式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国产在用客车动力性、行驶稳定性、高速制动性等性能较差,建议高速公路用客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使用特点及主动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56.
从材料理化性能、制造质量、工艺要求、无损检验和静强度及静、动载荷试验等5个方面,对比分析我国现行铁路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标准与AAR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提出今后对摇枕、侧架相关铁道行业标准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为满足首都机场线部分地段中等减振的需要,首次研制开发的弹性长轨枕,对弹性长轨枕的构造方案、荷载体系、配筋结构型式以及T3站实铺现场的落轴冲击减振时比试验结果等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弹性短轨枕相比,弹性长轨枕轨道具有稳定性好、弹性垫层易于检查和更换等技术优势,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8.
以80 t级共用平车的研制为载体,按照工艺标准化、制造模块化、管理程序化、过程信息化、试制批产化的工作思路,开展货车工艺工程化实践,以提升产品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产品制造过程可控、质量持续稳定的工艺环境,为实现批量产品商品化和一致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介绍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当前南昌铁路局的设备及职责分工,说明超偏载检测装置维修的重要性和方式,详细阐述临时修理的流程及几种常用的临时修方法,分析各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对象。  相似文献   
60.
阐述建立铁路贷物装载加固器材技术保障体系对于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标准化、规范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意义。提出建立规范的装载加固器材管理程序,建立装载加固专家评审机制,进一步规范装载加固器材准入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装载加固器材的理论研究水平,加快建立装载加固器材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等措施和建议,以加快建立装载加固器材技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