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10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598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以某铁路客车转向架构架为例,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其定位转臂座强度不足问题进行了结构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提速货车转向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提速货车在滚动振动试验台所进行的动力学性能试验情况,特别是通过滚动振动试验台试验所进行的参数和结构优化过程,分析了这些货车转向架设计中的得失。对货车转向架性能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研究,分析了主要参数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转向架设计和定型的意见。  相似文献   
43.
对货车转向架减振部件铸钢摩擦楔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建议采用整体表面淬火工艺提高寿命.  相似文献   
44.
独立旋转车轮变轨距转向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国情, 提出了一种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变轨距转向架方案, 并对其总体结构及变轨距机理进行了分析,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是可行性的, 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 但其直线对中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有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5.
电机悬挂方式对LIM地铁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直线电机地铁在不同电机悬挂方式下的气隙变化规律及车辆、轨道的动力响应特性,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不同悬挂方式下的系统模型并编制相应的仿真程序,通过在轨道局部加入谐波型余弦不平顺激励对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种悬挂方式对系统的各向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差别较小,而气隙变化呈现明显不同的规律。研究结论:直线电机采用架悬式悬挂时,要严格控制幅值大于5.5mm的长波不平顺,防止电机和反力板之问的刮蹭;而当采用抱轴式悬挂时,要注意控制大幅值的短波不平顺出现,防止气隙过大,影响电机效率。  相似文献   
46.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的风险网络和关键部件风险评价开展研究,以系统部件和部件连接关系作为节点和边,建立了风险网络模型,分析了节点固有风险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根据节点之间故障传播概率得到边的作用强度和路径风险.对节点固有风险和路径风险进行分析,得到节点综合风险,并通过幂法对节点综合风险进行求解,从而识别部件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以转向架系统为例进行综合风险计算,结果表明:部件固有风险大小不能完全决定综合风险大小,还与部件连接关系和作用强度相关;与实际经验得出的关键部件综合风险排序对比,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关键部件排序一致性与其他方法相比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7.
结合城际动车组短编组和架控式牵引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架控式牵引系统对制动系统和转向架系统的影响,并对架控式牵引系统在城际动车组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相比较于传统的车控式牵引系统,架控式牵引系统提高了系统冗余性,在城际动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70%低地板有轨电车基本参数、动力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根据欧洲标准EN13749制定70%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转向架构架计算大纲,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动力转向架构架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计算及模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构架强度满足车辆承载要求,各阶模态振型的频率较高,没有明显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9.
机车径向转向架运动的基本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型式出发,分析了这种转向架杠杆系统的运动原理及力学特性,阐述了机车径向转向架的设计原则。为便于进行曲绕通过性能分析,提出了机车径向转向架的三参数定位原理,分析了牵引中的轮对导向机理,建立了曲线通过的基本方程。并利用以上研究结果,对机车径向转向架的曲绕通过性能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0.
机车径向转向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机车曲线通过的运行品质,提高机车运行速度,降低钢轨和轮缘磨耗,延长转向架使用寿命,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径向转向架技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措施,介绍了一些国家在机车上采用的径向转向架的结构方案及其特点,希望对我国径向转向架的研究与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