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01篇
综合类   175篇
水路运输   162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oute choice model for public transit networks that incorporates variables related to network topology, complementing those found in traditional models based on service levels (travel time, cost, transfers, etc.) and users’ 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come level, trip purpose, etc.). The topological variables represent concepts such as the directness of the chosen route and user knowledge of the network. For both of these factors, the necessary data is endogenous to the modelling process and can be quantified without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gathering beyond what is normally required for building route choice models. Other novel variables in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capture notions of user comfort such as vehicle occupancy rates and certai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stat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se new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xplanatory and predictive ability of existing route choice specifications.  相似文献   
72.
基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围岩分类方法的局限性,基于工程实例,利用分类性能优异的高斯过程机器学习模型建立围岩类别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的隧道围岩分类模型,实现不同情况下围岩分类的合理识别.将该模型应用于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围岩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分类的高斯过程机器学习模型是科学可行的,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较,该模型具有参数自适应化的优点,能方便快捷地给出合理可靠且具有概率意义的围岩分类评价结果,可对围岩分类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可信度进行定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数字高斯白噪声在频域的频谱特性和在时间域的统计特性,提出在数字处理速度一定时,随着输出噪声频域带宽的增加,输出噪声的时间统计特性不再符合高斯分布.通过增加滤波器阶数可以提高噪声的时间统计特性,但是将增加输出噪声的带内波动.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上述的理论分析,并给出了频域和时域特性都满足相应要求的带宽范围实验值.  相似文献   
74.
通过拟线性化变换和降维去噪,得出多维分类指标的低维主成分值,然后通过对每一待分类样本的低维主成分值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出洪水的自然分类结果.洪水分类实例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优化算法知识,原理清楚,计算简单,结果客观有效,不失为一种洪水分类评价的新途径.选择适宜的非线性变换函数是正确应用该方法的关键,同时对于能够预先给出分类指标值且数值范围较小时,需要指标标准数值判定和聚类效果判定相结合.  相似文献   
75.
国内目前各城市的客运发展存在着地域之间不平衡,发展面临问题众多的局面,行业管理存在较多待破解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城市客运管理运营模式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审视和比较世界不同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结合影响城市客运模式的主要决定因素,论证国内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城市客运模式,研究提出适合于中国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6.
深入剖析广东省港口物流发展影响因素,构建灰关联模型,对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集装箱吞吐量和生产总值GDP对港口物流发展起主导作用,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海关进出口总额拉动作用明显。提出"打造集装箱竞争优势、建设技术密集型智能港、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7.
发动机功率决定汽车动力性能,在分析发动机功率确定方法的基础上,介绍发动机功率计算优化方法,根据转速的动态确定和拟合相关变量,分析发动机功率计算的影响因素和动态路径,建立基于MATLAB的可以实时求解发动机功率的模型,利用MATLAB的运算工具和强大运算能力,对汽车的动力性设计提供有力的实践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工况设计,对多孔管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对比,分别研究多孔管管径、管长、孔径、孔间距、水压五个变量对多孔管孔出流速及流量的影响。使用ANSYS软件中的DesignModeler模块进行几何建模,ICEM中的O-Block技术进行流体计算域网格划分,Fluent软件进行求解。研究发现,多孔管管内径和管长的增加均使孔出流速和出流量减小,管长度的增加会影响孔出流沿程的均匀性;孔径的增大使孔出流速明显减小,且影响孔出流沿程的均匀分布,出流量受孔径的影响较复杂,在孔径不超过2.5mm时可以认为出流量与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孔间距的增大对孔出流速和沿程均匀分布基本无影响,而与出流量成正比。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进行对比,发现试验数据所反映的多孔管出流量与管内径、管长、孔径和孔间距的关系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而试验中管的出流量普遍比数值模拟小。  相似文献   
79.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biofuels are among few low-carbon alternatives for road transport that currently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or in an early commercialization phase. They are thus potential options for meeting climate targets in the medium term. For the case of Sweden, we investigate cost-efficient use of biofuels in road transport under system-wide CO2 reduction targets to 2050, and the effects of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s for an almost fossil-free road transport sector to 2030. We apply the bottom-up, optimization MARKAL_Sweden model, which covers the entire Swedish energy system including the transport sector. For CO2 reductions of 80% to 2050 in the Swedish energy system as a whole, the results of the main scenario show an annual growth rate for road transport biofuels of about 6% from 2010 to 2050, with biofuels accounting for 78% of road transport final energy use in 2050. The preferred biofuel choices are methanol and biomethane. When introducing additional fossil fuel phase-out policies in road transport (−80% to 2030), a doubling of the growth rate to 2030 is required and system CO2 abatement costs increases by 6% for the main scenario. Results imply that second generation biofuels, along with energy-efficient vehicle technologies such as plug-in hybrids, can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optimized system solutions meeting stringent medium-term climate targets.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槽形梁静力行为,进行了一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的模型试验,分别考虑跨中最大弯矩及梁端最大剪力两种荷载工况对试验模型进行加载,测试了试验模型的控制断面的应力、变形.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槽形梁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和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该槽形梁的剪力滞效应较为突出,具有明显的开口薄壁杆件特征,底板的空间板效应明显,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线弹性状态,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