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588篇
综合类   376篇
水路运输   668篇
铁路运输   314篇
综合运输   1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tunnel technology has been become a new research field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running tunnel between Yufuhe station and Wangfuzhuang station of Jinan rail transit line R1, a new prefabricated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PBA method is presented.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section form, supporting scheme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BA method. In this study, 3D a new 3D numerical model for PBA method is presented by finite differe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Flac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are modeled. The rule of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ground de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stress caused by PBA method is studied in detai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PBA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magnitude and scope. Stress concentration appears at the prefabricated connection parts and the reinforcement needs to check. The total assembled structure forms the load-bearing system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lateral wall. The built-in depth of the precast pile and pile bottom grouting quality should to be ensured to control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precast pil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62.
为实现无人艇在海上追踪、搜救、巡逻、反潜等任务中的超长续航,避免因油料限制而被迫任务中断,设计了一套以风能、太阳能为动力的无人艇系统,利用风帆为无人艇推进,太阳能为船上电控设备提供电能。该系统由无人艇和岸基监控平台组成,无人艇可通过python开发的数据采集模块和算法模块实时采集环境数据、计算、生成并下达控制指令,在风区内可超长续航自主航行,实现全风向利用;岸基监控平台可实时监控无人艇状态,并进行自主/遥控模式切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通讯连接试验的可靠性高;无人艇航行试验验证了全风向自主航行的可行性,运行轨迹与仿真结果基本重合;太阳能供电分析理论上验证了风区超长续航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63.
增大泥泵最大球形通道可以提升疏浚工程连续性,减少堵泵的风险,提高疏浚施工效率。泥泵最大球形通道和泥泵效率是泥泵设计中的矛盾点。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调研提出了两种增大泥泵最大球形通道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3种方案的泥泵内部流场。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对比3种方案泥泵的性能。确定了增大泥泵最大球形通道叶轮设计方案,为后续泥泵改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4.
刘巍  王世明  杨远禄 《船舶工程》2017,39(10):37-41
针对高压齿轮泵浮动侧板磨损问题,在解析齿轮泵内部流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浮动侧板反推力作用点变化规律和导致侧板产生倾覆力矩的关键因素。以某型号高压大排量齿轮泵为模型,运用CFD软件解析齿轮泵内部流场并根据侧板结构特点建立压紧力和反推力的求解微分方程,求得一个轮齿啮合周期内的侧板倾覆力矩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建立齿轮泵工作腔压力测试系统对该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额定工况下:试验值与理论值误差为4.18%,当轮齿转角φ=14°时倾覆力矩达到最大值Ms=82.16N?m。该研究为高压大排量齿轮泵浮动侧板倾覆力矩计算和侧板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5.
流固耦合船舶舱室中低频噪声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封闭声腔结构区域内流固耦合声学有限元数值分析理论、方法和计算流程,并用该方法进行封闭区域内声学特性分析,应用于船舶舱窀噪声数值预报.文中计算考虑了船舶动力激励源引起的结构振动响应噪声、空调风口噪声源引起的空气噪声及舱室周围复合吸声材料.  相似文献   
66.
宫子武 《船海工程》2007,36(1):70-72
分析柴油机故障中常见的机体裂纹故障原因,认为由于设计缺陷和管理及操作不当,易造成船舶柴油机缸体上的裂纹多发生在气缸套凸肩处。如不及时处理这些裂纹和故障,就会造成缸套的裂纹直至出现缸套漏水等严重后果,针对NANTAIQUEEN轮柴油机对该类型故障的检修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一艘170000m3新型液化天然气船的船体结构,通过合理和必要的简化,建立了液货围护系统的传热模型。分别使用解析方法和ANSYS Fluent软件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在不同绝热层厚度条件下的液货舱漏热量,得到不同条件下液货围护系统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液货蒸发率。得出以下结论:综合考虑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为了满足在不同工况下航行时液货的日蒸发率不能超过0.1%的要求,绝热层的设计厚度应不小于450mm。  相似文献   
68.
采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对水火弯板的线位移进行测量,旨在找出板材在水火弯曲成形加工中的变形规律,为实现水火弯板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提供数字参考。然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而在影响视觉测量精度的诸多因素中,标定块的尺寸精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相对真值可通过损失函数的分析来认定。  相似文献   
69.
新型高效吸鱼泵由双真空泵、双吸鱼筒组成,利用双筒交替吸鱼、排鱼,可实现连续鱼虾起捕,其效率是单筒间歇式吸鱼泵的1.5倍以上,有效解决了传统真空吸鱼泵存在的效率低、功耗大的问题;双真空泵可互为备用,也可轮流使用,通过冗余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这对远洋捕捞业尤为重要;该吸鱼泵采用真空负压抽吸和零压排放原理,有效提高活鱼成活率;主吸鱼管采用套管式结构,可在水平、垂直方向灵活伸缩;控制系统采用全程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70.
洪国军 《水运工程》2012,(12):107-110
在使用滑移网格模拟分析新设计的HDP-263-50-130-4型泥泵时,发现叶轮处于不同位置时,同一转速和流量下,泥泵的扬程、扭矩、效率均呈周期性的波动,该波动近似于正弦函数,各量波动幅度较大,波动周期等于叶轮转过两相邻叶片的夹角所需的时间 对于该型号泵,扬程的波动要领先力矩约0.21个波动周期,效率的波动领先力矩约0.34个波动周期;当叶轮的一个叶片转过蜗壳的第Ⅰ断面,且与此断面呈16.左右夹角时,泥泵达到最高效率,约为92%;当叶轮的一个叶片转向蜗壳的第Ⅰ断面且与其夹角约为29°时,泥泵效率最低,约为77%.经分析认为,泥泵水力性能波动的主因是运动叶轮与静止蜗壳之间的动静干扰,该干扰主要体现在叶轮相对涡舌的位置的变化引起涡舌周围流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