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212篇
综合类   160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194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组呼业务在铁路通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中国铁路采用语音组呼业务(VGCS)实现铁路调度通信.VGCS的参数预先配置在系统中,用户可以迅速地实现某些固定的组呼.随着中国铁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场景需要建立临时组呼业务,而VGCS并不能满足全部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智能网和空中下载(OTA)的动态组呼业务,并设计出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结合津秦客运专线CRTSⅡ无砟轨道先导段底座板的施工,介绍CRTSⅡ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以及防水层的喷涂、剪力钉的安装、滑动层的铺设、混凝土垫块的设置、模板支护、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底座板的纵连等一系列施工工序。该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结束阶段,末班车在路网换乘站内能否实现合理地衔接,最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客运服务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营秩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编制的原则。从站间列车运行时间约束、线间列车换乘衔接、末班列车线间衔接目标等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量化方法,建立了网络末班列车衔接优化模型。以北京轨道交通城区1号线、2号线和5号线局部路网为实例,编制了网络末班列车的优化时刻表。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可行,对路网运输计划编制工作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和"一票制换乘"的背景下,制定合理的网络末班车衔接方案,满足末班车时段乘客出行需求,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在网络换乘站成功搭乘末班车的乘客数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模型,并设计了线路分层递进衔接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采用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末班车衔接优化方案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付德龙  马梦林  王倩  陆海英 《铁道车辆》2012,50(1):18-20,48
阐述了承受轴向载荷的螺栓联结的强度校核分析方法,并对相关步骤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可为工程结构整体设计和校核螺栓联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亮  康洪军  张立民 《铁道车辆》2012,50(8):4-6,29,47
建立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牵引变压器及其冷却单元与车体间的刚柔耦合力学模型,研究了利用模态叠加原理计算车体和附属设备耦合系统振动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牵引变压器和冷却单元与车体间的连接刚度对车体和设备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阐述牵引变电所三相V/v接线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校验方法(微机保护的极性、主变压器的极性和电流互感器的极性3方面),分析了包西线某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设计和接线的缺陷,提出并验证了三相V/v接线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方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滑移应变微分方程的基础上 ,建立部分剪力连接钢 -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由滑移引起的附加变形方程及组合梁变形计算的一般公式 ,得到了部分剪力连接简支组合梁的附加变形和变形与剪力连接程度系数之间的关系与规律 ,公式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0.
The aircraft turnaround processe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ground handling, airport or airline staff, except the aircraft boarding, which is driven by the passengers’ experience and willingness or ability to follow the proposed boarding procedures. The paper uses a prior developed, calibrated, stochastic aircraft boarding model, which is applied to different boarding strategies (chronological order of passenger arrival, hand luggage handling), group constellations and innovative infrastructural changes (Flying Carpet, Side-Slip Seat, Foldable Passenger Seat). In this context, passenger boarding is assumed to be a stochastic, agent-based, forward-directed, one-dimensional and discrete process. The stochastic model covers individual passenger behavior as well as operational constraints and deviation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using one model allows for efficient comparison of current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innovative operational solutions for efficient passenger boar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