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1篇
  免费   443篇
公路运输   370篇
综合类   287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2525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21.
地铁柔性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的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以往运行经验,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实际情况,从支柱定位、线岔交叉点、始触区、接触线高度、线岔定位拉出值等方面,对柔性接触网线岔的检调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加以明确。将所定标准实际应用在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接触网的建设中,顺利通过了接触网的冷滑、热滑试验及实际运行的考验。同时,将所定部分标准与国铁普速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进行对比,以供有关接触网生产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2.
论述交通衔接作为地铁出行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地铁客流吸引力和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在规划工作中备受关注.基于北京近些年多条地铁线路的衔接规划实践,提出“面-线-点”系统的衔接规划方法体系;结合北京的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出行特点,得出操作性较强的衔接设施的设置原则;同时,针对当前交通衔接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3.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的特点,从技术和管理角度,介绍北京地铁9号线施工准备期及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对相关工程经验进行总结与评述,提出新建地铁施工中进一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4.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每年的新线开通都将对线网各线的客流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新线可研多注重新线自身的预测,缺乏线网整体变化的预测分析.结合线网客流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利用新线可研和现有OD数据预测新线开通后线网客流的方法,并以北京地铁4号线开通为例进行验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5.
介绍MSTP内嵌RPR技术在沈阳地铁传输系统的应用方案,对MSTP内嵌RPR的技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给出工程实施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6.
李得伟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3):110--103
通过对华盛顿地铁的实地考察,详细介绍华盛顿地铁的线路、车站的特点,阐述其在设计、运营、服务、节能等方面的主要理念以及实际措施,分析主要优缺点,并且对我国未来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7.
论述北京地区首次在地铁9号线丰台北路站应用装配式铺盖体系。从结构计算方法、荷载选取、方案设计、铺盖板的设计及试验和支撑体系计算等方面,系统阐述装配式铺盖体系的设计要点。实践表明,装配式铺盖法能够有效降低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临时路面效果理想,同时大部分构件能够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8.
以苏州地铁盾构隧道为计算原型,对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设计方法、地质参数及结构参数对管片设计的影响,以及管片在水土分算与水土合算条件下受力性能的差异,并对苏州地铁盾构管片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9.
以广州地铁4号线和首都机场线引进的、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轨道结构(直线电机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轨道工程施工实际,分析日本直线电机牵引和加拿大庞巴迪直线电机牵引城轨整体道床(尤其是道岔)铺设施工的技术特点,着重阐述首都机场线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0.
从地铁换乘枢纽设施的组成、分类方面,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空间理论引入换乘枢纽的平面布置设计,提出按照换乘枢纽流线组织,将设施分为高级中心、次级中心、低级中心,并结合影响服务区进行布局的方法,以北京南站换乘枢纽为例,验证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地铁换乘枢纽设施布置设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