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5篇
  免费   106篇
公路运输   1372篇
综合类   801篇
水路运输   1018篇
铁路运输   1794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阐述了HXD3机车制动机及其操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由操控设备引起的列车管异常自动减压的原因.采用基于时间戳的迭代算法实时更新闸位判定基准值,解决了由环境影响导致操控定位器输出产生误差而引起的异常制动问题,对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2.
混合动力牵引调车机车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混合动力牵引调车机车的概念和样车的结构性能,重点论述了样车主要研制内容及技术措施、节油减排效果、节油试验情况,从评估计算和试验验证两方面论证了混合动力技术能实现能量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双重目标,总结了样车的研制成果。  相似文献   
53.
对柴油机进行装配是制造柴油机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后一个工作内容,柴油机能否保证自身良好的工作性能以及能否具备可观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装配工作的好坏具备决定性,意味着最终结果取决于装配结果,也就要求在装配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产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应标准。因此,为了提高装配的质量,需要探究装配当中使用的工艺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后提出有关的质量管控方案。本文首先分析在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艺,并针对其分析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日后的制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颗粒物是船舶柴油机排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如何降低船机颗粒物排放已成为环境保护及柴油机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对船机排放颗粒物的组分及来源进行分析,梳理论述目前主流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及DPF再生技术。认为后处理技术是今后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的重点,其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是DPF技术,复合再生技术是DPF再生过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船机颗粒物排放控制未来需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及长远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5.
为改进基于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的地铁无砟轨道几何形位精调的测量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坐标测量轨道几何形位的方法。通过对轨道几何形位检测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以轨道控制网CPⅢ点作为测量基准点,采用轨道几何形位与检测点的三维解析几何关系,建立三维坐标测量轨道几何形位的计算模型。现场无砟轨道试验段的测试结果表明,三维坐标测量可有效对轨道几何形位进行测量,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无砟轨道几何形位测量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56.
Research purposes: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reinforcement of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in the deep cutting slope under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a model of the deep cutting slope is built through FLAC 3D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seismic wave to the model from three directions of x,y and z is input,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lope is analyzed. Then,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re applied to the model, 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to the deep cutting slope under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Research conclusions:(1)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has a good effect on restraining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deep cutting slope. (2) Under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and horizontal velocity of the deep cutting slope, which reduces the peak of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and horizontal velocity. (3)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is given under the 9 degrees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can provide good reinforcement effect to the deep cutting slope. (4)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the slope engineering. © 2018,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57.
详细介绍了20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辅助变流柜的电气原理、技术特点、性能参数和结构组成。该辅助变流柜用于200km/h速度等级电力机车的电传动系统,采用数字控制模式及模块化结构的设计理念,集辅助变流器、充电机、低压控制和网络传输于一体,现已通过型式试验,达到装车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58.
CTCS-3级列控系统RBC切换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BC根据轨道电路、联锁进路等信息生成行车许可,通过GSM-R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给车载设备。受单套RBC控制能力限制,在相邻RBC控制范围的边界处必须实现对列车控制权的安全可靠切换。分别对车载设备采用2部或1部车载电台时的RBC切换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详细分析RBC切换过程的基础上,用着色Petri网的支持工具CPNTools对该过程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对用自然语言描述的RBC切换过程进行了形式化表示和验证。  相似文献   
59.
GSM-R网络QoS对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数据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铁路整体运营服务质量(QoS)指标,提出利用自顶向下方式拆解,定义相应的GSM-R网络电路域QoS指标的具体内容,阐述了QoS指标对CTCS-3级车-地数据传输的影响。然后着重描述了QoS指标与CTCS-3级车-地数据传输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了在QoS指标已知合格的条件下,如何设置CTCS-3级数据传输的参数以更好地适应GSM-R网络的特性。  相似文献   
60.
为实现与CTCS-3级列控系统相关的安全信息在GSM-R系统中安全、可靠地传输,提出车-地无线通信端到端通信安全增强解决方案。该方案改进CTCS-3级列控系统的数据通信安全功能,可根据用户安全需求的不同等级,实现通信系统双向认证,或通过可信任认证中心使车载移动终端和地面无线闭塞中心(RBC)之间实现端到端认证。通过收发方的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验证来提供信令完整性保护机制,防止信令被有效破坏。给出灵活的端到端信息加密解决方案,防止信息泄露、窃听,并阻止恶意入侵和干扰,使整个通信通道都得到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