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1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磁悬浮列车交会通过时的车辆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3辆编组磁悬浮列车交会动力学性能入手,讨论了5辆编组磁悬浮列车交会时的动力学性能,并介绍了为改善乘坐舒适度而新近采用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2.
日本高速列车先进技术的近期研究与发展(待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面介绍了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和既有线提速列车两大领域技术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着重阐述车辆动力学的研究与技术应用,包括计算机动态仿真、滚动振动试验台、转向架设计、车轮踏面形状、列车空气动力学、主动悬挂、曲线提速及车体倾摆技术与主动导向等。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帝都高速交通营团在开发新型地铁转向架中所采用的新颖理念和新技术,并对轮对静平衡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控制了轮重变化,实现了免维修。  相似文献   
94.
日本新开发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最新开发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该装置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确定擦伤车轮的精度,从而提高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95.
日本高速车车体主要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新干线 0系到 70 0系高速车车体从钢结构到铝合金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其中采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96.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日本3处主要城市地区(东京都、京阪神地区、中京地区)轨道交通线网的状况以及日本铁道公司的管理情况、生产能力.把轨道交通公司每个员工平均创造运营收入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衡量运营的业绩.简要介绍了日本的一些轨道交通制式.  相似文献   
97.
探讨了将氮气封入车间纵向减振器的可能性,通过理论分析、加载试验和实车试验,表明新开发的气体封入式减振器通过改善油压缩性和阻尼特性,能提高列车微振幅领域的吸能效果,可提高乘坐舒适度1 dB~1.5 dB.  相似文献   
98.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单一功能的站前广场规划已无法满足当下多样化的城市建设需求。本研究通过对日本站前广场的建设历史和相关规划标准的梳理,针对日本多个不同级别城市的站前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并且分析代表性案例的空间规划和开发方式,总结出日本站前广场的规划经验:重视站前广场在站城一体化开发中的空间调节作用,根据规划需求调整广场的城市功能;广场建设要结合站点周边地区发展特点,注重广场的灵活布局和多样化利用;广场规划各阶段设立合作组织,注重广场各建设部门的相互沟通和责任划分以及制定持续的利用者参与机制和完善的广场运营制度等,以期为中国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和合理的城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
A simul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spilled oil after the incident of the Russian tanker Nakhodka in the Sea of Japan, in January 1997, was performed by a particle tracking model incorporating advection by currents, random diffusion, the buoyancy effect,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oil evaporation, biodegradation, and beaching. The currents advecting spilled oil were defined by surface wind drift superpo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ocean currents obtained by the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modular ocean model (GFDL MOM), which was forced by the climatological monthly mean meteorological data, or by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assimilated sea surface topography detected by satellite altimeter.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situations showed that the wide geographical spread of oil observed is not explained by wind drift alone, and that including the simulated climatological currents gives better results. The combination of surface wind drift and daily ocean currents shows the best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del and observations except in some coastal areas.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effect on the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results in a stronger variability of currents that closely simulates some features of the nonlinear large-scale horizontal turbulent diffusion of oi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izations for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model oil particles is discussed. Received for publication on July 26, 1999; accepted on Nov. 17, 1999  相似文献   
100.
文章介绍日本新干线所采取的防止列车在地震时脱轨、偏离轨道,以及防止轨道倾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