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生长模型在地基沉降全过程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基的全过程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呈S形曲线,可以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来描述。结合工程实例预测地基沉降,三种曲线的拟合度均在0.99以上。  相似文献   
42.
杭州奥体博览中心主体育场主体结构为空间管桁架加弦支单层网壳钢结构体系,整个项目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在主体结构开合部位处施工时,采用东南网架的专利产品组合式格构支架(该支架承重架运输和拆装方便、承载力大[1]),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本项目中采用支撑架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设计,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际数据的对比,发现这种有限元设计方法在支撑架的设计和施工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地铁电视监视系统是保证行车组织、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行车指挥透明度的辅助通信工具。本文主要介绍沈阳地铁一号线电视监视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其构成主要就控制中心各调度员监视、车站站长及值班员监视、列车司机监视及图像录制等需求进行设计,便于沈阳地铁一号线用户操作与维护。控制中心和车站利用该系统监视列车运行、客流情况、变电所设备运行情况,提高行车指挥效率。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客流量极大,安全措施必须得到保证,因此,本系统作为安全防范的辅助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地铁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44.
通过混沌光通信系统模型的建立,利用MATLAB对Logistic混沌方程产生混沌序列进行频谱能量和功率谱密度分析,发现混沌信号的频谱密度可以作为光通信系统模型的检测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MATLAB仿真研究,表明可以将混沌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实现光通信的混沌传输,由于混沌理论具有良好检测微弱信号的能力,从而开辟了光通信长距离无色散传输的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45.
在国务院扩大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之际,对上海港航运业增值税改革进行探讨。分析港航业产业与配套产业关联度,阐述上海港航运业增值税改革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王建平 《水运工程》2005,(12):68-75
介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陆域形成抛、吹填砂、回填开山石工程施工和监理所采取的有效质量控制措施和最终钻孔结果及工程质量验收情况,总结洋山深水港一期陆域形成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洋山港后续陆域形成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7.
以我国渤海某区1970年至1993年风暴过程的后报资料为基础,提出了泊松二维冈贝尔逻辑分布,并将其用于风暴过程中伴生的风速与波高的联合概率计算,给出了美国石油协会(API)行业标准有关环境条件三种设计标准的具体做法.基于新的统计模式,同时提出了联合概率法设计标准.比较了多种标准所得设计参数的差异,给出了适合工程所在海区的环境荷载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新的统计模式适用于遭受风暴影响的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特别是边际油田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8.
多功能车辆总线(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MVB)已经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而恶劣的工作环境易造成MVB网络通信性能退化,严重时危及行车安全.在对MVB网络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MVB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中提取网络状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Logistic集成学习的MVB网络异常检测方...  相似文献   
49.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immigrants in general are fuelling the growth in Australia’s population and the pressure that is putting on its urban transport systems. Yet,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ir travel habits and limited previous research has been previously undertaken to address this gap. To address this research need, this study draws on a survey that was designed and distributed online and on-campus to students at Australia’s largest university (Monash University).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ools including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native-born Australian and A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regards to their mode perceptions, present travel habits and socio-demographics. For Asia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non-car mode decrease and car-dependency increases the longer they reside in Australia.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further highlight the need to encourage newer immigrants to use more sustainable travel options and highlight the relevance for 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cy planners to support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area, given that th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key agents for travel behaviour change.  相似文献   
50.
以每个周期内最后一个通过和第一个停止的机动车为对象进行观测研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理论,建立犹豫区判别模型.同时通过北京市典型交叉口实例获取了国内驾驶特征下的犹豫区判别模型,解决了犹豫区消除设施的工作状态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