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00篇 |
免费 | 118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178篇 |
综合类 | 3958篇 |
水路运输 | 2928篇 |
铁路运输 | 1559篇 |
综合运输 | 7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97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398篇 |
2021年 | 448篇 |
2020年 | 479篇 |
2019年 | 373篇 |
2018年 | 391篇 |
2017年 | 437篇 |
2016年 | 388篇 |
2015年 | 551篇 |
2014年 | 777篇 |
2013年 | 644篇 |
2012年 | 939篇 |
2011年 | 898篇 |
2010年 | 739篇 |
2009年 | 684篇 |
2008年 | 642篇 |
2007年 | 838篇 |
2006年 | 695篇 |
2005年 | 425篇 |
2004年 | 284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基于灰理论的港口吞吐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建设的重要依据,有效预测港口吞吐量,才能使港口在海洋运输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灰理论预测可以在少量信息、不完全数据的情况下,揭示港口吞吐量的发展变化特征,是研究港口吞吐量的有效工具。本文对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灰理论对港口吞吐量建立灰色模型GM(1,1)进行短期预测,其结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2.
针对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的不足,提出了新型双体、三体船型.通过模型试验方法,对上述船型的阻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三体船由于舯前首中体的设置使得阻力在一定的航速范围内大幅降低;新型双体和三体船型在阻力性能上较SWATH船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33.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稳态模拟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稳态模型,并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系统在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运行,模拟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过冷段换热器可以使冷凝器出口制冷剂产生一定的过冷度,并且在制热模式下融化一部分风侧换热器底部的结冰. 相似文献
434.
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吞吐量影响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腹地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着港口的发展方向,但是一般的静态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参数是固定的,无法反应腹地各种影响因素变化对港口吞吐量产生的动态影响,而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克服了这一缺陷,解释变量的参数可以随时间改变,充分体现了解释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关系的改变,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反映考察期内腹地各种因素对港口吞吐量的动态影响。在介绍模型的基础上,就东北经济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较为详尽的结论,这些结论是港口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35.
介绍了云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推理,分析了云模型推理映射关系,设计出基于线性映射关系的云模型智能控制器,并与相同推理规则的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36.
太平洋航线集装箱货流量GM(1,1)-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太平洋航线集装箱货流量进行定量预测,并结合马尔可夫预测方法对航线运量进行定性分析,达到定量与定性预测相结合的目的,使预测结果更加合理。采用马尔可夫链划分系统的状态,得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析了太平洋航线集装箱货流量的发展变化区间并预测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7.
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理论分析,初步研究了挖入式港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的原因、泥沙运动以及淤积特性。结果表明:含沙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口门处淤积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而港池内部淤积量较小,粒径较细。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该形式港池口门处的淤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38.
使用TK-2D软件对小门岛5万吨级煤码头工程进行了研究,对港池开挖后的流速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泥沙回淤强度进行了预报。研究结果表明:(1)大、小门岛围垦工程及5万吨级煤码头港区开挖工程实施后,与现状情况相比,小门水道及开挖区涨、落潮流速普遍增加;(2)在大、小门岛围垦工程基础上5万吨级煤码头港区开挖后,与大、小门岛围垦工程情况相比,小门水道及开挖区涨、落潮流速减小;(3)港区开挖后,泥沙淤积不严重,开挖后水深能够维持住。 相似文献
439.
通过对己有各种单桩计算方法的研究总结,建立了单桩计算新理论。该理论与以往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计算方法相比,做了如下改进:(1)桩侧与桩端采用广义荷载传递模型;(2)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3)耦合Mindlin解答以考虑桩侧摩阻力在桩端处产生的桩端位移。因此该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计算方法在理论上更趋完善,使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多层地基中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计算方法得到完善和统一。 相似文献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