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176篇
铁路运输   160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根据海南东环铁路美兰机场明挖隧道施工要求,拟定了监测方案,通过监测获得了围护结构变形与内力变化的一些规律,主要包括桩身最大变形及位置、锚索拉力突变、钢支撑轴力变化等,对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参数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02.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新型相离型曲线尖轨9号道岔的扳动力计算模型,分析摩擦系数、尖轨动程、尖轨与滑床板密贴、道岔轨底坡等取决于安装及维修状态的因素,以及对尖轨扳动力和不足位移的影响.提出在铺设及养护维修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探讨9号道岔取消第2牵引点的可行性,认为在目前的尖轨结构下保持2点牵引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303.
针对高电压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系统,提出了一种涵盖双极性二阶、三阶和四阶拓扑结构的通用优化PWM方法,阐述了一种不对称多电平拓扑结构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以选择性谐波控制为约束条件和剩余电压谐波含量为优化目标函数的PWM数学模型,并对该优化PWM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获得不对称逆变器电路输出的优化电平幅度比和优化PWM调制的开关角;根据电平幅度比变量k设置多电平电路以及开关角来控制多电平电路输出,对其PWM的调制效果进行了分析。仿真试验表明,该通用多电平优化PWM方法能大幅度降低高电压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系统的开关频率及与之相关的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304.
从保障地铁通信电源设备安全运行方面出发,针对电源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采用设备安全控制的理念,分析交流配电屏的安全切换,UPS、高频开关电源、蓄电池的安全控制点,以及安全控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等,从而实现对通信电源系统故障进行预防和快速有效处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305.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利用GSM-R网络进行车地间连续、双向的安全信息传输。而GSM-R系统采用硬切换技术,切换时必然会产生短暂的通信中断,这就会影响列车控制类数据传输业务。为保证安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迫切要求更短的切换时间和更高的切换成功率。对此,建立GSM-R系统越区切换的随机Petri网模型,分析影响越区切换成功率的因素,并利用MATLAB仿真得到列车运行速度、越区切换中断时间以及列车追踪间隔与越区切换成功率的关系;最后说明列车在350 km/h和430 km/h速度下运行时,越区切换成功率是否满足CTCS-3级系统需求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06.
依据铁路站场改建工程临近既有线施工的特点,应用雨棚张弦梁钢结构单侧分级跳拉的施工方案,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仿真模型和高精度全站仪配合反射膜片现场监测等技术手段,比对分析单侧张弦梁结构施工过程中控制节点形位理论与实测的差异,实时调整和优化张弦梁结构的施工工艺,确保张弦梁结构各节点的几何形位和施工质量,取得良好的技术效益,总结分析张弦梁单侧张拉变形监控技术特点,对类似张弦梁钢结构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7.
为保证9号道岔牵引点位置、牵引点动程、转辙机选取等的合理性,建立了尖轨扳动力的计算模型,对尖轨扳动力及不足位移进行计算分析。结构表明:9号道岔尖轨不足位移较小,为非控制因素;尖轨扳动力较大,为控制因素,主要受尖轨跟端扣件刚度、尖轨跟端扣件组数、滑床台摩擦系数和牵引点动程的影响;当将尖轨跟端设置3组扣件,第一、二牵引点的动程分别设置为160 mm和70 mm时,尖轨扳动力、不足位移和最小轮缘槽宽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08.
徐磊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5):97-101
分析接触网内置式补偿装置的结构及特点.结合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上海地铁户外段补偿装置进行跟踪测试和性能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维护标准,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设备的标准设计和运营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9.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  相似文献   
310.
Research purposes: The large-span transition section tunnel of the Badaling Great Wall station on the Beijing-Zhangjiakou high-speed railway with the maximum excavation width of 32.7 m, and the largest excavation area of 494.4 m 2 , is the world's biggest traffic tunnel in the world with the largest excavation width and excavation area, which has difficult construction and high security risks. The initial support system of tunnel is mainly realized by prestressed bolt, prestressed cable and shotcrete. After test, anchor cable tension using the traditional anchor cab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t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takes about 30 days to achieve prestressed tensioning. Therefore, we need to study the high-performance fast tensioning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Research conclusions:(1) The traditional anchor cab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dopted. The anchor cable tension valu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grip force between the anchor rope and grouting body and the cohesive force between grouting body and surrounding rock. (2) The grip force between the anchor rope and the grouting body can be increased by about 2 times by increasing the "barb"; The cohesive force between the grouting body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increased by 1.5 times by 6 ~ 7 MPa high-pressure grouting process. (3) The modified sulphoaluminate cement slurry can reach more than 30 MPa within 1 day of the slurry strength, so as to realize fast anchor cable tension within 1 day after grouting completion. (4)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similar prestressed anchorage cab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 2018,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