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5篇
  免费   116篇
公路运输   179篇
综合类   522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2010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无延迟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归并为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工件调度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求解时首先利用大系统理论将数学模型分解成若干子问题,利用工件调度中的无延迟调度方法快速求得各子问题的近似最优解。然后在此解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定义列车在车站停车的相对代价,并以此为标准进一步优化列车在车站的越行或会让方案,即可得到满意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92.
线路匹配性能是指高速轨道车辆与不同线型缓和曲线之间相互动力作用所决定的匹配性能。为了研究高速磁浮车辆的线路匹配性能,进行了1列3车车组曲线通过性能仿真分析。与轮轨导向不同,高速磁浮导向是在主动导向控制下电磁导向力使整个走行部准确地沿轨道中心线无接触悬浮运行。为了消除传统曲线计算公式存在的误差以满足磁浮线路的高精度和连续光滑要求,利用基于样条函数技术的新方法设计了如下两种线形缓和曲线:正弦形和圆整基本线形。1列3车车组的曲线通过性能仿真对比表明:根据高速磁浮导向原理,当有超高限速曲线通过时,正弦形缓和曲线具有优越的线路匹配性能;而圆整基本线形(仍属于三次抛物线)则不具备良好的线路匹配性能;当无超高曲线通过时两者匹配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993.
铁路旅客乘车方案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铁路旅客乘车方案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旅客乘车方案选择问题,给出径路约束条件,并通过定义顺序拆分径路及顺序属于运算符,使得该约束条件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相关联,从而确定铁路旅客乘车方案的约束条件。以顺序拆分子集合个数为优化目标,建立最少换乘次数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求解算法。同样以顺序拆分子集合为基础,结合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对狭义最短乘车时间、最短换乘时间、广义最短乘车时间、最小乘车费用、最短乘车径路、最佳列车等级、最佳席别、最小购票困难度等目标进行分析,并考虑非线性矫正因素,分别得到其数学模型。通过8个平衡系数综合以上模型,最终建立旅客乘车综合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构造有向网络,设计了相应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上述算法。  相似文献   
994.
用于补偿子弹头列车负相序电流(N.C.)的60MVA静止补偿器(STATCOM)必须成本低、体积小且效率高.为了增大容量,开发了一种IGBT串联技术.静止补偿器自2003年9月开始在中央日本铁路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995.
姚曙光  许平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3):33-34,69
基于上海TR08磁浮列车的头部外形,设计了4种国产流线型磁浮列车头部外形。采用大型流场计算软件CFX对5种不同头部外形列车的空气阻力、升力进行计算,并对5种外形的列车交会压力波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对不同外形磁浮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国产化磁浮列车气动外形的流线型头部长度取6~7 m,采用单拱,并适当提高纵剖面轮廓线高度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目前铁路普通客运列车使用的下导便筒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发明和设计了一种适用于100~200 km/h的高速、准高速列车使用的、用橡塑材料一次注射成型的下导便筒。新设计结构独特,列车运行时能自动产生下旋力,排污通畅;排污能反向自锁,排污不积累;并具有减振措施,列车高速运行时抖动轻,从而工作寿命长。本设计的优越性已通过实验和实践得到充分证明。本项技术获得中国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997.
998.
This paper developed a new and simple approach to model polymer draft gears. Two types of polymer draft gears were modelled and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mpact characteristics, in-train characteristics and frequency responses of these polymer draft gear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friction draft gear. The impact simulations show that polymer draft gears can withstand higher impact speeds than the friction draft gear.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simulations show that polymer draft gears have significantly longer deflections than friction draft gears in normal train operations. The maximum draft gear working velocities are lower than 0.2?m/s,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impact velocities during shunting operations. Draft gears’ in-train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eir static characteristics but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ir impact characteristics; this conclusion has also been reached from frequency response simulations. An analysis of gangway bridge plate failures was also conduc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y were caused by coupler angling behaviour and long draft gear deflections.  相似文献   
999.
列车交会篷布气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目前一车苫盖2张货车篷布(简称X型篷布)存在的严重兜风现象与货物湿损问题,并检验新型篷布(简称D型篷布)的使用效果,基于不同装载与加固方案,通过实车试验,针对D型篷布与X型篷布在有绳网和无绳网12种情况下,测试了列车交会压力波和货车蓬布绳索拉力。测试结果表明:当80~120km·h-1速度下的货车与200~210km·h-1速度下的动车组交会时,动车组上感受的最大压力波幅值仅为577Pa,货车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波幅值为715Pa;绳索最大值为1055N,出现在无网X型篷布的角绳上,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没有苫盖篷布绳网时,2种篷布兜风现象均较严重,同等速度下无绳网X型篷布逆向压缝篷布绳索拉力比顺向压缝的大40%左右;篷布绳网在降低篷布绳索气动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部分工况下无绳网篷布绳索受到的气动力比有网的大50%~80%。可见,在相同工况下,D型篷布比X型篷布使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00.
高速列车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高速铁路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运用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考虑了轮轨系统参振的影响,研究了高速运营条件下曲线轨道上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分析了安全性指标和舒适性指标的随机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运营条件下,曲线轨道上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具有明显的特点,在160~300 km·h-1速度范围内,减载率及车体振动加速度的敏感波长分别为1.0~2.5 m与40~50 m,控制该波长范围不平顺对提高动车组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