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187篇
公路运输   645篇
综合类   683篇
水路运输   273篇
铁路运输   225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的总体目标、基本策略和主要措施,对世博期间上海市日常交通和观博交通实现"双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P+R"停车换乘、公交优先、集约化出行转换等交通组织措施合理纳入世博会后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2.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泥搅拌桩在桂林地区红粘土地基处理中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桂林地区红粘土含水量高、偏弱酸性、富里酸含量低,理论上适合使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证明桂林红粘土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成本低,工期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3.
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破坏面的形成及滑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肃一黄土滑坡为例,将流固耦合理论引入边坡的稳定分析,结合数值分析软件FLAC,研究了边坡在不同降雨入渗深度下位移、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边坡破坏场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以位移和速率为标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随着降雨的入渗,位移和速率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降雨入渗4m后,位移和速率显著增大,边坡破坏面处于贯通状态,坡体达到临界滑动速率,直至推动整个坡体向下滑动而形成推移式滑坡。  相似文献   
134.
水玻璃改良昔格达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跃  陈廷方 《路基工程》2011,(6):12-14,18
在《水玻璃改良昔格达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水玻璃改良昔格达土的改良机理,对改良土进行了偏光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等的有关试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昔格达土结构的改变及新物质的生成是改良土强度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5.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通过直剪和劈裂试验,研究了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老化机理的因素。结果表明纤维能延缓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寿命,沥青混合料的老化不但受温度、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且与集料、沥青、纤维等内部组分的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6.
段波  彭涛  邓安 《路基工程》2011,(6):156-158
斗嘴斜坡在地震和连续暴雨的情况下产生了变形,对斜坡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现场调查、测绘、勘探以及室内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斗嘴斜坡的变形特征,分析了该斜坡的变形机制,并对三种典型工况下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2边坡坡脚面临公路,人类活动频繁,建议采用修建护脚墙和地表截排水沟的防治措施,防治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137.
彩色沥青路面兼具功能性和景观性,是将来新型路面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以解决目前彩色沥青路面造价高、推广难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将聚合物彩色沥青进一步乳化,开发出新型乳化彩色沥青的思路,并对其性能、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开发的经济性、可行性、必要性及其技术指标要求进行阐述。旨在为彩色沥青路面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为新型乳化彩色沥青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地下机械式之掘削效率乃为进度、成本及品控之关键要因,一般工程思考皆多考虑工法与机型对应各类不同地层之"可挖性"作探讨,即针对地质材料选择适应之切削面盘,鲜能再对地盘——机械开挖互制行为作一"适确性"研析,而本研究先由微观之量纲分析及力学尺度探讨并建立指标,运用至巨观推力、扭矩之施工良窳、可挖性及正常施作或异况破坏之分析。机械式掘削接触地质与产生之互制行为相异性极大,故由地质破坏特征作为切削地盘材料之分类,藉此提供该广义式之探讨方针;其次在施工判准所建立之可挖指标上,使用量纲分析方法进行具代表力学行为之因子解析,作为建置指标的依据;再者,应用现场调查以资搜机械式开挖所量测的推进力系数值,进而佐证其适确性,最终完整研析机械式掘削开挖之行为与可挖性指标之应用。  相似文献   
139.
分析了后置大客车冷却系统几种风扇皮带传动机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角架式风扇皮带传动机构,并详细介绍了该结构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对于其它传动机构的独特之处和目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0.
为揭示交通事件对高速公路运行状态持续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方法。考虑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时间序列特性,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理论,从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交通事件时间依赖关系;通过引入长短时记忆网络,结合特征、时序注意力层挖掘历史时刻信息和当前时刻数据间的相关性,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长短时记忆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模型。以2018年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监测数据集为例,开展了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模型验证,对比了所提模型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这4种典型算法的预测精度,并分析了事件类型、天气条件、车辆类型、交通量等不同影响因素对持续时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使用同一数据集,注意力机制-长短时记忆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为24.4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5.24%,均方根误差为21.17,预测精度优于其他4种预测方法。在模型的各影响因素权重中,事件类型所占权重最大为0.375,其次分别为车道数、车辆类型、天气等;采用立交出入口小时交通量作为修正参数,可以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可分别降低21.3%、7.5%和16.9%。研究结果能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的精度,为公路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