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55篇
综合类   259篇
水路运输   181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ompared with most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capacity evaluation, integrating capacity analysis with timetabling can reveal the types of train line plans and operating rules that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improving capacity utilization as well as yielding more accurate analyses. For most capacity analyses and cyclic timetabling methods, the cycle time is a constant (e.g., one or two hour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inimum cycle time calculation (MCTC) model based on the periodic event scheduling problem (PESP) for a given train line plan, which is promising for macroscopic train timetabling and capacity analysis. In accordance with train operating rules, a non-collision constraint and a series of flexible overtaking constraints (FOC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variations of the original binary variables in the PESP.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ESP, an iterative approximation (IA) method for integration with the CPLEX solver is proposed. Finally, two hypothetical cases are considered to analyze railway capacity, and several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studied, including train regularity, train speed, line plan specifications (train stops), overtaking and train heterogeneity. The MCTC model and IA method are used to test a real-world case involving the timetable of the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轨道结构安全监测中传感器的合理配置方法,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通过建立桥上交叉渡线道岔模型和钢轨应变传递误差最小的目标函数,提出传感器测点选择依据和监测方案评价标准,保证监测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结论表明:模型数据曲线可以指导监测系统的测点位置选择;随着传感器测点数量增加,监测误差逐渐减小,但在误差比率的"拐点"后增加单位个数传感器带来的收益降低;通过建立误差最小准则的目标函数,结合误差指标可以评价和优化传感器布设方案;钢轨位移、附加力等指标的监测方案也可以通过本文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23.
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诸多挖方边坡在修建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包括气候、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给施工工期、造价及安全管理造成较大影响。鉴于塌方病害在广东地区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中较为常见,根据破坏方式及影响范围的深度将其划分为浅层溜塌、浅层滑塌和深层滑塌(滑坡)。结合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了山区路堑边坡的防治策略,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
海上油田生产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伴生气通过火炬排放的方式已不可取。详细介绍了伴生气去重烃化处理的技术过程。针对海上采油平台的特殊工况,提出了利用伴生气作为燃料的主机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5.
赵媛媛 《船舶》2015,(2):94-100
简述了3 200 t风电安装船的总体布置及主要功能,针对柴油机驱动的全回转舵桨的动力推进装置、自动化的电站系统、风电机组DP1(动力定位)安装定位系统、风电机组的浮式运输系统和船舶座底配套高压冲洗水系统方案进行介绍与分析,从而描绘出该船在机电系统设计方面的特点与亮点。  相似文献   
26.
为了高效识别聚类边界,根据边界周围区域存在密度差异的特征,提出了一种网格 k‐近邻集的边界识别算法(BGN )。在网格空间中,该算法根据网格单元和它最近邻居单元的 k‐近邻集的质量及其单元间中心距离确定边界度,由边界度和边界阈值判断每个网格单元是否为边界单元或噪声单元。通过从边界单元中提取更靠边缘的数据作为边界点的方式,使得边界更精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和快速识别出多密度数据集的聚类边界和噪声。  相似文献   
27.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提出了道路交通拥堵判定的新方法——集对分析法,给出了集对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交通拥堵判定步骤。该方法考虑了交通状态分级标准的模糊性,同时避免了差异不确定系数的取值,应用于成都市某路段交通拥堵状态的判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单、易操作、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8.
陈钢 《港口科技》2011,(12):7-10
为了进一步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港口,连云港在吸取国内外岸电技术成功技术的基础上,开拓了自己的岸电技术。介绍了连云港港岸电技术的由来,其在绿色水运中的意义,技术方案及其优点。阐述了实施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中国在岸电方面引领世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介绍祁临高速路堑边坡病害处治中舍弃了传统的刚性防护,而采用的一种新型柔性绿色防护类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施工技术特点等方面论述了这种新型环保防护形式的优越性。该工程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以护坡、绿化、环保、和谐为主题,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科学设计,使之成新型柔性护坡的典范。  相似文献   
30.
汽油机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传热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汽油机的活塞组—气缸套系统的瞬态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润滑油膜假设为一维热阻,建立了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系统的三维传热模型,应用所开发的三维流体动压润滑分析程序对活塞环组沿周向瞬时变化的油膜厚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以LJ377MV汽油机活塞组—气缸套零部件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获得了更为清晰的多部件间的相互传热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