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4篇 |
免费 | 7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95篇 |
综合类 | 192篇 |
水路运输 | 257篇 |
铁路运输 | 171篇 |
综合运输 | 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以深圳地铁9号线工程传输、无线通信、乘客信息等子系统为例,介绍MSTP设备内嵌MPLS-TP环网技术、IEEE1588v2时钟同步协议、换乘站专用无线互联互通方案、乘客信息播控系统的HD-SDI光信号传输方式、播放控制器多机热备(N+1)方案等技术应用。由于该线路的盾构法区间首次采用全环预埋滑槽技术,对此提出盾构片预埋槽设备材料的安装工艺建议。 相似文献
192.
珠江河口近期岸线演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时段的珠江河口卫星遥感图像,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RS-GIS)集成技术定量计算分析岸线近期的冲淤变化。从海平面上升和上游来沙等自然演变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两大方面分析珠江河口岸线冲淤演变的原因。结果显示:在1976—2006年,珠江河口近岸岸线整体向海淤涨579.2 m,年均淤涨19.3 m,而外海岛屿岸线总共淤涨21.6 m,年均淤涨0.7 m,近岸岸线的淤涨速率远快于自然演变过程。自然条件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在河口岸线剧烈的变化中影响较小。20世纪90年代期间上游来沙的减少与岸线淤涨速率变快的结果并不一致。详细的对比分析说明珠江河口地区的土地围垦是其岸线剧烈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以腰沙一、二期通道工程为例,从项目对周边环境、工程的影响出发,就施工期的施工方案、固废处理、生物保护,营运期的相关影响等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将环境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4.
针对浅滩吹填工程中因吹距远、水深较浅等工况条件限制,绞吸船难以在施工效率、进度、成本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以北海铁山港的陆域吹填施工为例,通过对小型吹沙船联合施工可行性的研究及实践,得出八爪船-皮带船联合施工适合浅滩吹填的结论,并介绍联合施工的工法、工序及重难点控制。 相似文献
195.
基于考虑水体斜压的MIKE3数值模型的HD模块和Ecolab模块,对长江口及附近海域水动力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并将验证好的模型用于分析预测实施北支中束窄工程对周边水动力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束窄工程围填后,北支流速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北支上段汊口处受到南支涨潮的影响,涨急流速有增大趋势;北支束窄工程对盐度的影响趋势为北支区域盐度值有明显的降低,对枯季北支的盐度倒灌南支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工程实施后,北支河口处磷酸盐、无机氮与叶绿素a含量增加明显;北支中上段磷酸盐与无机氮平均浓度略有降低,而叶绿素a含量整体有上升趋势。工程围填对南支及外海区域的水动力特征及营养盐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6.
197.
198.
199.
200.
通过对昆明市、济南市的市域线网进行分析研究,阐明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规划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中关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总结市域线在功能定位、服务水平、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本质特征,并就部分重点内容与市区线进行了对比,同时探讨了市域线站点设置、车辆最高速度选择的基本规律。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规划首先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中关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通常以覆盖城镇发展主轴带的形式,主要服务于以中心城为核心的远距离出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