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4篇 |
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2篇 |
综合类 | 125篇 |
水路运输 | 61篇 |
铁路运输 | 432篇 |
综合运输 | 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实际的快速路交通流系统中,入口匝道的流量和快速路主路的速度都是受限的,因此在对快速路交通流进行控制时考虑这些限制十分必要.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是近年来快速路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在输入和状态同时受限情况下的相关收敛性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快速路交通流模型,并将交通密度控制转化为输出跟踪问题;然后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证明了在入口匝道流量受限和主路速度受限的情况下,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入口匝道控制仍然能保证交通流密度收敛于期望密度;最后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受限情况下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2.
采用子结构凝聚自由度法推导出桩土接触问题的非线性有限元平衡方程,引入接触问题的约束条件,并通过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对约束条件进行处理,得到数值计算的迭代格式,进而对桩土相互作用进行非线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接触问题的引入可以合理地解释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83.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past decade,many people havebeen interested in solving problems in optimiza-tion,matrix algebra,signal processing and manyotherfields by dynamical system(neural networks)algorithms[1~ 3 ] .The significance benefit is thatthis kind of algorithms can be realized by someproperly designed hardware (electronic implemen-tation) and thus desired solutions can often be ob-tained in a fast speed,real time algorithms forproblems considered are therefore provided.In thispaper… 相似文献
84.
时虎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6,3(5):51-54
本文就当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较为先进的通信系统集中管理模式,介绍了轨道交通中通信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维护管理的实施方案,以及与轨道交通中其它系统的维护接口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隐藏在轨道不平顺中。采用小波分析和经验模式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对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进行识别和提取分析。利用对称双正交小波对轨检车监测到的车体垂向加速度响应和高低轨道不平顺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滤除波长1 m以下成分后,基本可以保证用经验模式分解得到的第1个固有模态函数包含全部钢轨弯曲不平顺信息。对提取得到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的分析表明,不同钢轨上存在的弯曲不平顺不同,钢轨存在的波浪弯曲不平顺是波长在3 m附近变化的准周期不平顺;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是引起车体颤振的原因。建议在提速线路和客运专线上应限制波浪弯曲钢轨上道。 相似文献
86.
从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及TB/T 3251.1—2010《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1部分:基本要求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制定背景出发,阐述确定绝缘配合的因素,包括额定绝缘电压、过电压类别、污染等级、绝缘材料及海拔等,以及获得所需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步骤,说明过电压防护仿真的作用和参数,解释绝缘试验中的实际问题,以便理解和执行TB/T 3251.1—2010。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有效的降噪车轮方案,在柔性车轮和轮对的NVH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阻尼环约束的降噪设想.通过柔性车轮NVH特征分析及相关的轮轨噪声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可以认为由于轮轨接触摩擦约束作用,车轮不可能产生轮辐弯曲模态振动,因而也不会形成TWINS模型所预测的0.3 kHz噪声成分.在力锤以及轨道不平顺与粗糙度等效力谱激扰作用下,柔性车轮和轮对NVH特征对比表明:车轮噪声是由轮辋高阶模态振动引起的,而这些高阶模态振动的主要激扰源应当归结于轨道粗糙度;阻尼环约束对这些高阶模态振动稳定性具有非常理想的校正效果,因而可以作为构建未来降噪车轮技术的理论依据;轨道不平顺所形成的轨道力谱只能使车轮产生低频动力作用,并引起道床、桥梁和附近建筑物的低频机械振动. 相似文献
88.
89.
以某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塔、梁间纵向弹性约束刚度取值对斜拉桥动力特性及主塔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弹性约束对斜拉桥体系纵漂及主梁反对称竖弯振型影响较大.与漂浮体系相比,在弹性约束刚度的合理取值条件下,弹性约束使塔顶位移及塔身控制截面的弯矩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使部分塔身控制截面的剪力增大. 相似文献
90.
针对轨面不平顺对高架支承块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进行现场试验,分别从时域和频域对比分析不同轨面不平顺状态下轨道结构的振动响应,重点考虑10~1 000 Hz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轮轨冲击力和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幅值随轨面不平顺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也受到轨面不平顺类型和波长分布的影响;轨面不平顺引起的钢轨振动频率主要分布在50~1 000 Hz的范围内,承轨台、桥面板垂向振动频率分布在40~200 Hz的范围内,轨面不平顺的波长分布是影响轨道结构振动频率分布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降低谐波型轨面不平顺幅值0.2mm,可以减小钢轨垂向振动水平14.1dB.建议将轨面不平顺谱加入轨道质量的评价指标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