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0篇 |
免费 | 113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80篇 |
综合类 | 3379篇 |
水路运输 | 1332篇 |
铁路运输 | 2172篇 |
综合运输 | 8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6篇 |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229篇 |
2022年 | 296篇 |
2021年 | 362篇 |
2020年 | 322篇 |
2019年 | 247篇 |
2018年 | 242篇 |
2017年 | 272篇 |
2016年 | 313篇 |
2015年 | 393篇 |
2014年 | 559篇 |
2013年 | 540篇 |
2012年 | 674篇 |
2011年 | 737篇 |
2010年 | 586篇 |
2009年 | 588篇 |
2008年 | 540篇 |
2007年 | 680篇 |
2006年 | 641篇 |
2005年 | 454篇 |
2004年 | 276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和商业运营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动汽车产业化长期受到充电设施不足的制约,文章探讨了充电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充电方式选择和充电网络商业化运营的问题。通过充电站、充电桩和换电站各自的运营属性特征和优势缺陷比较,对不同时期充电设施的选择、空间分布、潜在的投资建设主体、运营主体及盈利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特别讨论了电池更换站的发展前景和其对未来汽车和能源产业结构可能带来的影响,强调了充电网络运营者在未来电动汽车产业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2.
该文以节能和发展的理念,运用给排水设计原理,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详细探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的现状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看法及主要解决办法,以寻求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出行分布量与小区间现状出行有关,也与连接两小区间的道路网络及起终点的用地性质有关,传统出行分布预测模型都只考虑了这些因素的某一方面,因而在预测中经常会出现与实际明显不符的预测结果。按照出行个体在选择出行目的地时的行为,将影响出行目的地选择的几个重要因素:现状OD、小区用地性质、出行成本综合考虑,并按照影响方式不同,建立出行分布预测模型。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44.
路网描述模型是微观交通流仿真的基础,其建模过程较为烦琐。为了简化路网建模工作,设计了1个路网建模模块,为用户提供路网绘制、道路属性编辑及保存工具。该模块能自动提取绘图区及编辑区的关键信息,并通过转化算法快速建立路网数据库,为道路交通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及微观交通仿真模型道路动态链表构建提供数据支持。实际效果表明,该路网建模模块能够快速生成路网相关数据,以动态链接库形式创建并嵌入到微观交通流仿真软件中,移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45.
压电陶瓷是一种典型且应用广泛的新型智能材料,能改善汽车振动主动控制效果。文章以压电陶瓷为作动执行元件,设计了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四边简支矩形薄板振动主动控制试验以及轿车车身板件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以压电陶瓷为执行元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能够取得较好的减振效果,这不仅有助于现有轿车振动和噪声主动控制技术问题的解决,而且为其它类似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
因全国海事系统的计算机都通过网络联系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海事信息安全体系也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7.
48.
基于GPS和GPRS技术实现的摩托车道路试验监控系统,综合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可用来指导驾驶员按照一定要求开展试验,同时采集试验中摩托车的各种状态参数,对试验进行调度和监控,具有传输距离长、传输速度快等优点,不受试验场地限制,经试验验证,系统稳定可靠,可以满足摩托车道路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49.
50.
根据城市交通路网分区理论,把分成的子区看成一个节点,考虑所有节点的可达性,以此度量整个路网的可达性,设计了基于路网可达性最大为目标的城市交通离散网络设计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并给出一个简单的算例,算例表明,合理的添加路段,能使城市路网可达性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