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9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三峡枢纽进入试运行期后,由于三峡电站调峰造成三峡坝区水位波幅较大,对航运条件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分析了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对两坝间航运设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52.
芜湖长江大桥裕溪河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方法,建立芜湖长江大桥裕溪河2×80 m连续钢桁梁桥的动力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其横向基频为2.097 Hz,与实测值1.95 Hz吻合良好,且满足现行《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相应限值1.125Hz的要求。运用车桥空间耦合振动理论对该桥在实际运营列车作用下的车桥动力响应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空载及空重混编货物列车以速度50~80 km.h-1通过时,桥梁的横向振幅达到4.5~8.1 mm,与实测值4.6~8.4 mm吻合良好,但超出《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限值,而脱轨系数小于0.8,轮重减载率小于0.6;当通过速度在70 km.h-1以下时,机车车辆平稳性达到“良”或“合格”。因此,该桥能够满足空载及空重混编货物列车以70 km.h-1及以下速度通过。  相似文献   
53.
根据桥梁结构动力学、车辆动力学、轮轨相互作用以及结构风振的基本原理,研究风、列车、桥梁构成的动力相互作用系统的振动机理。结合实桥的动力研究,建立风荷载作用下的列车和大跨度桥梁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研究桥梁在脉动风荷载和列车荷载同时作用下的振动特性,以及桥上列车受风荷载作用下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从而得出风速、车速、桥型等多种因素对风-车-桥动力系统振动特性等影响的研究结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4.
为加强GYK管理,利用现有局域网资源,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信模式,实现GYK设备质量、多点运用信息及时回传、数据集中存储、分析、处理的功能,满足全局各级业务部门的管理需求及数据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一种简单易行的汽车运行工况调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瑞庚 《汽车技术》1994,(11):48-51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车速、档位、发动机转速、节流阀开度、制动频度等参数进行调查以评价车辆运行是否合理,在交通繁忙的路段上使用仪器常常很不方便,现设计了一种人工测量的、简单而实用的工况调研方案,能较满意地实现分析驾驶员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以100 m长钢轨采用换长1.5和1.3普通平车装载加固方案为例,建立长钢轨运输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车组以不同速度侧向通过9号和12号道岔,以及通过半径为300 m曲线的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车组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满足运输安全要求;各工况下动力学指标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但脱轨系数最大值与速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7.
在对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现场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根据铁道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高速铁道车辆—板式无砟轨道动力学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现场测试得到的高速铁路钢轨波磨数据作为系统激励,研究不同深度的钢轨波磨对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钢轨波磨虽不会改变轮轨力波动的相位特征,但随着钢轨波磨深度的增加,轮轨垂向作用力、轮重减载率和轮对振动加速度均有明显增加,而构架和车体的振动加速度增加很小,可忽略不计;高速铁路钢轨波磨虽不影响乘坐舒适度,但会加速车辆簧下部件的伤损和破坏。  相似文献   
58.
半挂汽车列车闭环非线性系统行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的闭环非线性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三自由度非线性模型。以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与半挂汽车列车三自由度非线性模型的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李雅普诺夫一次近似定理,在线性范围内分析了系统参数的特征根轨迹,并在线性范围内分析了驾驶员预瞄时间和轮胎侧偏刚度对临界车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文章基于对青藏公路车辆运行速度、车辆组成的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车辆组成、不同路段速度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车辆组成下的运行速度模型,并结合交通事故数据,提出了确保交通安全的常年冻土区公路运行速度值。该运行速度模型的应用研究,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