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铁线路停车线及渡线设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客车救援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救援程序及时间,对影响停车线之间距离的容许中断正线行车的时间、客车救援时间、救援故障发生的频率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停车线设置间隔和延长停车线长度的观点。该探讨对停车线分布条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32.
蒲丹快速路(S401线蒲江绕城段)新建工程属于比较典型的山区公路工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地面高差大、山高沟深,变化频繁。本文主要介绍了项目的设计概况及桥梁设计要点。重点论述了本项目中装配式桥梁结构的应用、控制性节点工程的优化设计、京昆高速(成雅段)渡线工程设计、上跨蒲江河段桥梁结构设计、桥梁结构抗震措施的设计及桥台陡坡段边坡的防护设计。本工程的桥梁设计经验可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车辆路径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遗传算法中“种群多样性”和“选择压力”两个最重要因素,对“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了改进,并和一般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结果证明:在算法性能方面,改进的算法收敛速度较快,所求得的最优解质量较高,且计算结果稳定;在车辆配送路径方面,改进算法得到四条最优配送路线,并且四条线路没有交叉,完全形成回路,又同时满足车辆满载率的限制,而一般的遗传算法得到五条配送路线,最低装载量仅为3.1t,并不能达到车辆相应的满载率,因此,改进的遗传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34.
在深水作业的夹层管受外部静水压力作用容易引发屈曲局部失稳,屈曲会沿着管道轴向传播并引发大范围破坏失效,实际工程中常采用设置止屈器的方法来限制屈曲传播,从而避免整段管道的报废.针对此问题,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含止屈器的夹层管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夹层管在外压作用下的止屈器屈曲穿越变形形态,并对止屈器止屈性能进行...  相似文献   
35.
就商品配送中,带有能力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VRP),设计了一种新的遗传算法.该算法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种新的染色体编码,将VRP问题转化为m个TSP问题,并设计出新的杂交算子.算法中染色体表示、评价函数的构造、杂交变异算子的设计经过实例计算的检验被证明较为可靠,算法运算速度快,容易获得有效解.  相似文献   
36.
基于遗传算法实现签名曲线的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遗传算法的思想应用于曲线比较,解决了签名曲线匹配的问题。先通过对一般的曲线相似性比较,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结合数学模型,分离出待讨论的关键参数,对参数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寻找最优的个体,从而寻找最短的距离。最后结合在线签名认证实例,对签名曲线进行匹配比较,同时对算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较好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针对已知的局部地图,对现有的各种遗传算法进行了修改,提出一种改进型的遗传算法对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航迹规划。传统的遗传算法收敛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或者“早熟”现象。针对这些同题,论文对交叉概率与变异概率进行自适应调整,自适应函数也进行了动态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38.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单渡线的设置用于临时折返列车,增加列车运营时的灵活性,实现列车的转线运行。单渡线一般靠近车站端部设置,当设置成曲线时,有利于减少车站开挖长度,降低施工造价,节约成本。根据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的定义,基于车辆、道岔等相关技术参数的条件,对城市轨道交通单渡线设置成曲线的最小线间距进行研究,得出4种不同组合情况下的最小线间距,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单渡线的设置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9.
30 t轴重重载道岔已在山西中南部通道正线上投入使用,但对配套重载交叉渡线的研究尚属空白。基于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采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建立30 t重载货车-12号交叉渡线动力仿真模型,分析重载列车过岔方式、过岔速度及轨底坡设计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为30 t轴重重载铁路交叉渡线的设计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0.
文中从设计思路、结构形式、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对陈山互通立交平交改造设计中桥隧两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的比选,在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结合当地规划和降低工程造价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四车道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