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6篇 |
免费 | 45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08篇 |
综合类 | 810篇 |
水路运输 | 879篇 |
铁路运输 | 745篇 |
综合运输 | 1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10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143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67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339篇 |
2011年 | 318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217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文章以新寨河特大桥主墩承台施工为例,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及质量保障措施,并重点讲述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如何预防因温度应力而引起混凝土开裂的温度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33.
134.
文章结合实例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钢管混凝土拱肋模型,施加平面内不对称荷载,分析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极限承载力和抗弯性能,并和传统的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所得的拱肋的压弯屈曲性能进行比较,得出拱肋压弯屈曲的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135.
以南昌生米大桥施工中60m高的门式膺架为算例,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8.1对其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顺风向位移和稳定安全系数,并给出门式膺架的条件极限风速,得出该门式膺架在施工中位移没有超过允许值和不会发生失稳的结论,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Undesired lateral force inevitably exists in a MacPherson suspension system, which is liable to damper rod’s side wear and promotes the damper’s inner friction decreasing the ride performance from the suspension system. Substituting a new side load spring with curved centerline for the conventional coil spring has been proven abl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Multi-body Dynamics combining with Finite Elements Analysis may be an efficient method in optimizing its design. Therefore, taking a passenger car as example, a detailed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for the suspension system is built to simulate forces exerted on the damper and the minimization of its lateral component is selected as the design target for the spring. When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the side load spring is performed using FEA software ANSYS, its vertical and lateral elastic characteristics, supported by test data, are analyzed. After importing FEA results back to the suspension system, the dynamics simulation can b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optimization result. 相似文献
139.
140.
动态载荷下轮胎侧偏特性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动载和时变印迹长度下轮胎的接触历程概念,导出了计算动载时轮胎接地印迹内各点接触历程的入迹方程,阐明轮胎动载侧偏力学特性建模机理,克服了动载侧偏特性理论建模的一个基本障碍,建立了考虑胎体平移弹性小幅动载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轮胎动载侧偏特性的半经验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给出了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