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篇 |
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01篇 |
综合类 | 119篇 |
水路运输 | 207篇 |
铁路运输 | 54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小梁试件进行三分点加载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变水平、不同再生料(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简称RAP)掺量下沥青路面冷再生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揭示了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变化规律,同时建立了疲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量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提高,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敏感程度降低;同一应变水平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大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
在汽车开发阶段,尺寸管理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尺寸管理对车身开发的作用,总结了尺寸管理的主要工作,详细论述尺寸管理各项工作在车身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为提高设计质量和产品精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4.
三峡船闸六闸首阀门设计工作水头为22.6 m。在建立三峡上下游水位与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关系模型基础上,对三峡枢纽调峰对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峡电站调峰下游水位日变幅3 m,在某些上下游水位组合条件下,调峰过程中六闸首阀门的工作水头可能会超过设计水头,建议深入研究其影响程度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开展水上交通事故分析研究,提高我国水上交通安全水平,分别从船舶事故种类、时空分布等角度对2006~2010年三峡库区变动回水区水上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事故种类分布特征、事故时空分布特征等。统计结果表明:触礁、搁浅、碰撞、自沉4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43%;5月和8月为事故高发期,1月和12月事故数量较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事故致因分析,并分别从船员、通航航行、船舶、管理几个因素出发,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维相干非一致激励功率谱模型,采用随机过程理论关于幅值、相位与功率谱的关系式,根据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价和设计地震动参数合成人工地震波,考虑波动传播效应和多点激励效应,分析了某座跨长江的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激励下的空间非线性响应特性,计算了桥梁结构关键部位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并与一致激励下对应响应量进行比较。认为非一致激励下大跨斜拉桥关键部位的某些响应粱大幅增加。反应了进行非一致响应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评价三峡库区高切坡的危险性,基于MAPGIS平台采用Visual Basi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建立了高切坡危险性评价与灾害管理系统。以三峡库区巴东新城区公路岩质高切坡为例,根据岩质高切坡发育的特点考虑地形、水文、地质及构造等方面选取10类影响因素。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模型开展了高切坡危险性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建立高切坡危险性评价与灾害管理系统可以提高高切坡工程信息管理和危险性评价的效率,为控制高切坡的灾害风险和防治工程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三维植被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坡面防护材料 ,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和推广价值。本文详细介绍其特点、优点以及施工工艺。并给出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的减少以及三峡水库对泥沙的拦截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河床冲刷的影响,具体剖析了现有冲刷数值模拟的最大冲刷量远较实际冲刷量为小的原因,因此得出了在三峡以下长江中下游不宜采用沉管法修建长江水下隧道的结论。对于重庆地区朝天门两江隧道的修建方案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决定修建沉管隧道方案可行性的两个关键参数,即河床水深和水流流速后,指出只要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采用沉管法修建两江隧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