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92篇
综合类   116篇
水路运输   189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周龙才  刘士和 《水道港口》2009,30(3):176-181
对三峡坝区下游的黄陵庙至南津关长约28.5 km的河段进行了一维和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拟。文中采用Presimann四点偏心隐式差分求解一维非恒定流,采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水深平均数学模型进行二维非恒定流计算。根据实测资料,由河段上、下游的黄陵庙、南津关(二)水位站测定的水位过程给定水位边界条件,通过河段中的莲沱、石牌、平善坝水位站的实测水位过程以及黄陵庙(陡)水文站实测的流量过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一维和二维数模计算出的水位、流量过程与实测值符合良好。由于二维计算时间远大于一维,因此在拟定和优化三峡—葛洲坝联合调峰运行方案时可主要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在某些工况下,因通航限制而需要限定局部河段流速时可采用二维非恒定流模型。  相似文献   
432.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及航道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总结前人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和航运问题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从三峡水库建库前的天然水文泥沙条件、河道边界形态及组成、河床演变规律、滩险及航道现状,建库后的水力因子变化、泥沙淤积分布及规律、河床变形及发展趋势、航道条件变化、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等方面,对建库后三峡变动回水区河段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对航道与港口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33.
张晨  王丽铮  张伟 《水运工程》2018,(11):11-15
三峡大坝船闸建成之后,库区船舶通航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船闸内系缆设施的承载能力有限,而船舶大型化发展应满足闸室安全停泊的要求。通过实船试验方法,选取典型大尺度过闸货运船舶,实测闸室停泊过程中系缆状态和相应数值,分析影响船舶过闸系缆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船舶过闸过程中停泊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34.
孙小帅  董文才  姚朝帮 《船舶力学》2017,21(12):1468-1479
航行船舶绕射问题的准确求解是预报船舶波浪中运动的基础.文章分别采用基于三维移动脉动源的边界元法和基于RANS方程的CFD方法求解了规则波中航行的方尾船模型的波浪力,并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CFD计算时通过从波浪力中分离出粘性力,研究了粘性对方尾船波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RANS方程的波浪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势流理论结果吻合良好,在长波中与试验值更接近.粘性对船模斜浪航行时的横摇力矩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35.
推进船型标准化是提高三峡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定量研究船型标准化程度对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提升效果,在研究三峡库区船舶过闸流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仿真方法构建三峡库区船舶过闸仿真模型,模拟不同船型标准化率下三峡船闸的实际通过能力。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三峡库区船舶过闸情况;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时,标准船型对提升船闸运行效率的优势凸显。相比于对船闸实际通过能力的提升,船型标准化率的提高对船舶过闸服务质量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36.
研究动基座上捷联式猎雷声纳基阵的动力学特性,首先给出声纳基阵的动力学模型,考虑声纳基阵的三轴框架结构特点及猎雷艇这一动基座的存在,着重对声纳基阵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出其时变、非线性、强耦合的动力学特性,同时指出惯量矩阵的特殊性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对于掌握系统本质,设计高精度,强鲁棒性的声纳基阵控制稳定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7.
针对使用传统量具对船舶成品管尺寸偏差进行检验存在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相机摄影测量系统的船舶成品管尺寸偏差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由近景工业摄影测量双相机系统、扫码枪软件集成系统、实时数字化分析软件和编码定位工装组成,实现不同种类成品管的实时在线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结果报告。该系统可提高船舶成品管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438.
以一艘近海小型双体无人监测船为例,建立该双体无人监测船模型,通过使用基于平面势流理论的二维切片法,对无人监测船在不同布置方案下的运动响应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布置方案与无人监测船运动响应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吃水深度、惯性矩对小型无人监测船在波浪中的运动性能影响明显,应在一定范围内酌情进行选取;重心高度对小型无人监测船在波浪中的运动性能影响不大,设计时应主要从稳性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439.
The twin-barge floatover method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in the topsides installation of the offshore platform. However, the topsides transfer onto the twin-barge is a challenging task and is seldom investigate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loatover load transfer operation of the topsides onto the twin-barge by a T-shaped barge and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three proximate barges in the operation. The floatover mating process was experimentally simulated by three representative intermediate stages, including 0%, 50%, and 100% stages. The barge and topsides motions,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mating points, the contact loads on mating units, tether forces, and mooring forces at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The three floating barges experienced large surge drift motions as well as the sway and yaw drift motions in head seas because of the unsymmetrical configurations. Although a relative radial distance between mating points occurred and exceeded the capture radius of the mating unit at limited instants, the relative motions were to a great extent within the capture radius, indic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win-barge floatover method. Comparisons of the loads at the three stages show that the mating units and the tether lines were subjected to larger impact impulse loads at the 0% stage than the 100% stage.  相似文献   
440.
高水头船闸输水阀门在运行过程中受水动力荷载作用影响,工作条件非常复杂,直接影响阀门的启闭力.由于阀门启闭力是决定启闭机容量和阀门自重的关键设计参数,因此有必要开展专门研究.1)针对反弧门形式,分析了阀门启闭速率、阀后廊道体型、阀门作用水头对启闭力的影响.2)通过改变阀门门型、底缘形状、支臂包护方式等形状系数,研究阀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