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7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道路时间费用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间费用是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投资效益分析所必须考虑的经济指标之一。旅行时间费用、车辆运营费用和道路事故费用三者一起构成了道路的用户费用。随着公路网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间费用将在用户费用中占有更大的比重。本文就时间和由此产生的费用及费用计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2.
基于列车运行时间偏离的地铁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铁系统的特点,分析追踪列车间隔时间与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的关系。在非晚点情况下,根据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与图定时间的偏离,建立描述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与干扰概率、随机干扰变量之间关系的概率模型。采用适当的分布函数对随机干扰变量进行分布拟合,计算不同干扰水平下的缓冲时间。以某条地铁线路为例,将其1 d的实际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给出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干扰水平下的最小缓冲时间,用于确定地铁列车运行图合理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73.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运营场景实时性的建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继东  唐涛 《铁道学报》2011,33(6):54-61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实时系统,其时间约束主要反映在运营场景中子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时序逻辑的扩展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描述分布式实时系统性质的需要,并且随着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列控系统运营场景中诸如超时、期限、直到…才等形式化描述与验证上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于列控系统场景建模与验证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使用混合通信顺序进程HCSP(Hybrid 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形式化描述分布式实时系统模型,提出转换规则,转换成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并进行自动验证。最后通过对典型场景无线闭塞中心RBC(Radio Block Center)切换的相关属性进行建模与验证,分析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车辆荷载对于大跨公铁两用桥梁和大跨公路桥梁的使用性与安全性均有显著的影响。与中小跨桥梁相比,大跨桥梁交通容量可观,车辆在过桥中加减速和车道变化的概率较大,车辆荷载在桥梁的分布状态极为复杂。目前的交通荷载实测系统对车辆过桥全过程中的位置及速度变化不能提供详细的信息,为此,建立融合实测交通信息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的大跨桥梁车辆荷载模型,考虑不同区域车型构成特征,交通规则、车道设置和驾驶行为。依据河北一处重载路段的交通实测数据,分析不同交通服务水平下一座大跨斜拉桥静力荷载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并通过与规范设计荷载值进行比较对荷载效应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5.
针对当前铁路道岔用第一启动继电器缓放时间不足的问题,分析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道岔控制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通过改变电压驱动线圈和增设缓落套以延长继电器缓放时间的措施,并通过试验数据说明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在工程造价和工期的确定中,采用传统的方法,工作既繁琐又沉重,并且其成果还缺乏说服力。对于工程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造价和工期的确定,造价工程师更是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工程设计变成了在计算机上的模拟仿真,施工作为设计方案的实现手段,无疑也能够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场景、模拟仿真的方法,得到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这2个重要指标。此文提出利用电子地图建模、工程数量验模的新方法来虚拟现实,然后通过模拟仿真的4个层次,根据人工和施工机械的能力,以质量、安全、环境标准为目标,以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工法为基础,操作者通过计算机模拟调配各种资源完成施工任务,从而模拟出特定工期下的造价和最优造价下的工期。该方法如果能够推广应用,将成为确定工程造价和工期的革命性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犹如真实的施工场景中,通过犹如真实的施工过程来确定工程造价和工期,从而为造价工程师提供更有效地确定造价和工期的手段。此文提出的方法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践,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该方法完全成熟后,将使工程项目决策者和造价工程师摆脱死气沉沉的文件阅读和编制,变繁重的劳动为轻松愉快的游戏。  相似文献   
77.
基于Timed-UML顺序图的RBC交接形式化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CTCS-3级列控系统中,采用RBC技术将线路划分成多个管辖区段。当列车行驶并跨越相邻RBC交界区域时,控制权将会移交至前方相邻RBC,整个过程称为RBC交接。在运行中,RBC交接过程能否实时安全可靠地执行,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行车效率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采用一种基于添加实时约束的UML顺序图与时间自动机结合的模型来建立RBC交接场景。以双车载电台的RBC切换策略出发,建立切换的Timed-UML顺序图模型,然后按照UML-TA转换规则,建立得到完整的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并利用UPPAAL验证工具对RBC交接模型进行形式化建模及分析,对模型的死锁和功能实现做了验证,从而达到对CTCS-3级RBC子系统的实时性以及设计规范合理性的验证目的。  相似文献   
78.
在地震作用下,探究上下近接、最小竖向净距2 m——地下商场和地铁车站的危险截面和相互影响规律。结合地铁抗震规范相关要求确立该工程的6种计算工况,建立三维模型运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出:相比两个结构单独存在,上下近接组合形式的结构动力响应均发生了一定量的增幅;结构构件距两结构相邻面越近,动力响应的增幅越大。因此,两个结构相邻面是地震发生时的危险截面。上下近接的地下结构的相互影响规律和危险截面等结论对以后的设计、施工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
分析单一组件的历时可用度行为,探讨对数常态分布可靠度(中位数tmed以及误差因子EF)和指数分布维修度(平均维修时间MTTR)对其可用度的影响,得出数值分析结果:在固定稳态可用度ASS以及平均维修时间MTTR的情况下,中位数tmed越小(或是误差因子EF越大)的组件历时可用度越早单调下降且下降量越大,越晚回弹至其稳态可用度;在固定稳态可用度ASS以及误差因子EF的情况下,具有越大平均维修时间MTTR的组件历时可用度越晚单调下降但下降量不变,也越晚回弹至其稳态可用度.建立不断电系统可用度以及可靠度的分析模式,探讨正常供电、电池备援以及旁通供电3种不同模式对整体可用度以及可靠度的贡献程度,得出数值分析结果:正常供电模式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整体不断电可用度;不考虑维修作业能力,整体不断电系统的可靠度参数MTTF为1184301h.  相似文献   
80.
归纳并提炼了不同文化时间观差异的五个维度,即对时间期限所持的态度、对时间顺序所持的态度、钟点时间与合适时间、long-tenn与short-tenn取向、one occurrence与multi-occurrence取向,并以这五个维度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中西文化时间观的差异——多向记时制与单向记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