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9篇
  免费   116篇
公路运输   909篇
综合类   862篇
水路运输   567篇
铁路运输   892篇
综合运输   7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黄斌  李钊 《公路》2003,(1):90-93
谭邵高速公路的多处加筋挡土墙工程,实现了该项技术在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首次应用。结合加筋挡土墙工程介绍了加筋挡土墙的结构特点、作用机理、施工过程及要求,提出了加筋挡土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62.
阐述福建闽江下游堤防护岸工程的原状和维修的必要性 ,提出护岸工程中水下护脚和水上护坡的几种不同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并对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63.
简要介绍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在新建路面上的应用,以及稀浆封层设备的操作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4.
应用可控硅控制技术,对物料配料计量生产流程进行程序控制,可以改善处在粉尘较多及计量要求较频繁工作环境下的配料控制工作.针对自动配料计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调节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该装置使用在水泥建材生产配料流程及建筑施工物料配料流程中,具有结构简单、系统运行性能可靠、配料计量调整范围大、误差率小等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5.
以湿喷技术存石头岭隧道初期支护中的应用为例,着重介绍了湿喷机的原理及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并通过十喷与湿喷的比较,体现了湿喷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6.
主要阐述了冲击压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补强冲击碾压中的应用情况,对高速公路挖方路基和高填方路基进行冲击压实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冲击碾压补强处理,显著提高了路基的压实度、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加速了路基的下沉降,减少了路基的工后沉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汽车仪表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阐述汽车仪表及其显示装置的作用和组成,汽车仪表的使用条件,现代汽车仪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方法的内燃机活塞—缸套—活塞环系统工作状态的识别方法。通过搭建试验台架,从实车试验中获取曲轴箱压力信号和机身振动加速度信号;提取试验特征值,组建模型样本和试验样本,并运用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对内燃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融合曲轴箱压力信号和机身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而识别活塞—缸套—活塞环系统的工作状态这一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9.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适应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展了用无铅阴极电泳涂料LB-20LF置换含铅阴极电泳涂料HB-2000LB的试验工作。介绍了LB-20LF涂料的主要技术特征、试验室小试情况和结果,以此为基础,在生产线上成功实现了由HB-2000LB向LB-20LF的过渡和转换。还简要介绍了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如设备、工艺参数管理的改进等。试验结果表明,使用LB-20LF可提高涂膜的光泽和膜厚均匀性、改善了工件袋部的涂覆状况,可全面提高车体电泳涂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Monitoring bicycle trips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traditional sources, such as travel surveys and counts. Strava, a popular fitness tracker, continuously collects human movement trajectories, and its commercial data service, Strava Metro, has enriched bicycl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Accrued knowledge from colleagues who have already utilised Strava Metro data can be valuable for those seeking expanded monitoring options. To convey such knowledge, this paper synthesises a data overview,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on how the data have been applied to deal with drivers’ bicycle-related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work. The review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ava Metro data have the potential—although finite—to be used to identify various travel patterns, estimate travel demand, analyse route choice, control for exposure in crash models, and assess air pollution exposure. However, several challenges, such as the under-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bias towards and away from certain groups, and lack of demographic and trip detail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prevent researchers from depending entirely on the new data source. Cross-use with other sources and validation of reliability with official data could enhance the potenti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