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108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132篇
铁路运输   10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为研究前扰流板高度变化对发动机舱进气量和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首先采用CFD软件对整车的基础模型进行气动性能仿真,并与实车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然后在该基础模型上添加不同高度的前扰流板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前保险杠下方添加高度合适的前扰流板可有效降低整车风阻系数和提高冷却系统进气量。  相似文献   
142.
为进一步提高整车气动性能,降低油耗,通过风洞气动试验,研究了air dam不同安装位置、高度和结构对整车风阻系数和前端进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满足整车造型要求的基础上,air dam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前移;2Air dam在拐角处的结构很关键,需要精心设计;3相对于安装位置而言,air dam的高度对前端进气量的影响较大,故在满足路阶和接近角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取较大值。  相似文献   
143.
仰泳  张宗科 《船舶》2014,(2):15-21
1吨级试验艇属于高密度中低速气垫船,其与气垫密度成平方关系的阻力峰值较大而设计推力相对较小,经采取措施解决了越峰困难问题。原阻力计算方法在阻力峰值处的计算结果不够精确是原因之一,故根据移动压力面兴波理论编制了直接计算兴波阻力的程序,使计算越峰所需推力更接近试验结果。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表明,在设计高密度中低速气垫船时需特别关注越峰性能校核,建议第一阻力峰处设计越峰裕度在原计算方法基础上应修正至不小于30%为宜。  相似文献   
144.
水空两相介质物性的巨大差异为潜水飞机的水下潜航和空中飞行带来诸多难题,本文选择升力型航行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手段研究其飞行和潜航动力学特性,模拟结果说明:在低速航行时,存在匹配的速度区间使得升力型航行器在空中和水下的各动力学参数随攻角的变化趋势相似并且数值相近,航行器获得相似的飞行和潜航环境;通过对水下高速航行的可行性的探讨,获悉升力型航行器不适宜在水下高速潜航,需采用变体方式改变构型来提高航行器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5.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开展动波壁圆柱绕流的数值计算,建立二维运动波浪壁圆柱模型。在来流速度u=0.005 m/s、雷诺数Re=500的情况下,开展动波壁波动速度c=0,0.005,0.01,0.015,0.02,0.025,0.03,0.04 m/s等8个工况的计算分析,并比较不同波动速度对流场结构、升力、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波壁圆柱能有效抑制流动的分离,消除交替脱落的尾涡,减阻效果突出;随着波动速度的增大,平均阻力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当波速超过0.025 m/s时,阻力变为负值,即波动圆柱产生一定的推力。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研究添加进口减阻剂对漠大原油管道的增输效果,对漠大原油管道进行了进口减阻剂添加试验。在漠河首站添加减阻剂,分析了进口减阻剂的减阻增输效果,并与所应用的国产减阻剂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发现:进口减阻剂对漠大原油管道的减阻效果明显,在同等情况下优与国产减阻剂。  相似文献   
147.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后将产生一系列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其中隧道出口的微压波效应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性较大。影响微压波的因素主要有:列车进入隧道的速度、隧道的阻塞比、隧道长度、隧道内部条件和隧道出口地形等。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隧道出口地形对微压波的影响,得到了隧道出口地形对微压波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148.
林世生 《隧道建设》2013,33(8):650-658
地铁列车高速通过中间风井以及多次在地下线路与高架线路间转换,引起车厢内压力波动,降低了乘车的舒适性。文章总结了其他国家制定的地铁或高速铁路不同的人体舒适度压力控制标准和国内的地铁压力舒适度的相关研究,采用地铁环境模拟计算软件SES 41,对广州地铁14号线列车线路在隧道运行时不同列车时速、不同的隧道断面、不同渐扩段长度等情况下通过隧道洞口及中间风井时车头的压力波动及压力舒适度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对于高速地铁可在常规盾构隧道断面入洞口处和中间风井处设置一定长度及规模的渐扩段,同时结合行车组织的压力缓解措施的设计建议,这些措施在广州地铁14号线、21号线、南京机场线等工程设计中已进行应用,具体效果有待线路开通后进行实测验证。  相似文献   
149.
150.
文章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确定空间分布的展向Lorentz力作用下槽道湍流的壁面减阻效果和减阻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电磁力强度A和流向波数kx对湍流流场的展向速度、条带、流向涡、Reynolds应力分布和壁面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湍流固有流场和电磁力诱导流场之间相互调制,存在最优参数A、kx,使得诱导流场主宰壁面边界层,减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