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8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论文先简要介绍模态分析理论,再运用机电类比的方法推导定子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并用ANSYS软件对电机定子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出它们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避免和电磁力的频率及次数发生共振,从而降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82.
建立了处于空间中的孤立永磁体产生的永磁场中的二维方腔热磁自然对流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方腔内空气在重力和磁化力驱动下的自然对流现象.在瑞利数105和磁场强度0.5~3.5T范围内,研究了梯度磁场对自然对流的抑制作用,给出了方腔内磁浮升力场,温度场、流场的变化以及方腔内壁面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高剩磁钕铁硼永磁体磁场可以明显的抑制方腔内自然对流,与重力场自然对流相比,方腔内流场和温度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剩磁3.5T时Nu减小达47%.  相似文献   
83.
变速、变负载的磁通切换型永磁发电机一般需要电力电子装置进行整流与直流稳压,由此构成了基本的磁通切换型永磁发电机系统。该系统既可提供直流电源,也可经逆变后提供交流电源。对磁通切换型永磁发电机系统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并设计了宽范围输入电压高精度自动稳压输出电路。  相似文献   
84.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液压电机泵模型,即把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作为液压泵缸体,以进一步提高液压传动的整机效率.通过控制电机转速直接调节泵的输出流量,使电机泵提供的功率与负载匹配,从根本上提高液压调速系统的效率.同时建立了该液压电机泵变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将模糊和滑模控制理论运用到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对转速阶跃变化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85.
磁悬浮列车交会通过时的车辆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3辆编组磁悬浮列车交会动力学性能入手,讨论了5辆编组磁悬浮列车交会时的动力学性能,并介绍了为改善乘坐舒适度而新近采用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6.
对客车辅助制动系统作了探讨,分析了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并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蔽力缓速器泳磁式缓速器和自励式缓速器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辅助制动装置的优缺点和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7.
鉴于目前关于我国公路建设中两栖类动物通道设置方法还缺少系统性研究,基于国内外成 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初步提出了公路两栖类动物通道的设置方法,包括位置确定、诱导生境 (包括微型水塘群和迁徙走廊) 设置、迁徙走廊保护设施(隔离栅、易进出的构造物和标志牌) 设置、效果评价等。以交通运输部典型绿色循环低碳示范路——鹤大高速公路穿越靖宇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段为依托工程,应用上述方法设置了6 处两栖类动物通道,指出了未来要继续深化研究 通道的关键参数和设计要求等,以促进我国道路生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常导高速磁悬浮列车电磁场的分析与测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常导高速磁悬浮列车采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驱动,依靠电磁场进行悬浮和推进。由于定子齿槽和材料不连续性的影响,其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很难通过解析的方式进行精确的描述。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列车内的悬浮磁场和推进磁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气隙内的磁场分布,计算出了悬浮力和推进力,并发现了6倍频的波动。最后,采用霍尔传感器对气隙磁场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9.
对高速常导磁浮系统轨道梁结构型式及功能区各功能面的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到我国机加工能力和经济状况,对曲线地段定子面、导向面和滑行面分别采取了直线拟合和曲线拟合方法进行设计,研究工程技术条件对高速磁浮线路设计参数选取的影响,确定不同长度功能件和不同定子排列方式下平、竖圆曲线半径的合理取值范围,用不同曲率的导向面拟合平面圆曲线的允许半径范围和优势半径范围,以及满足扭转率要求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值。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采用6,3,2 m长的功能件和直线及半径为1550和790m的导向面,能够拟合的最小平面圆曲线半径分别为700,650和600 m,能够拟合的最小竖圆曲线半径分别为8250,4150和2750 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可以达到40 m。  相似文献   
90.
磁悬浮列车支承电磁铁的侧向自稳定的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力明 《机车电传动》1990,(6):11-1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