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926篇
综合类   830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开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施工阶段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诸因素及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为改善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92.
坡面挂网喷混植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卫良  曹志强 《公路》2003,(8):131-133
通过坡面挂镀锌铁丝网喷混植草新技术在开阳高速公路的应用和研究 ,详细论述这种新工艺对风化岩石边坡防护的优越性 ,并介绍此技术采用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 ,可为类似边坡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国印 《公路》2003,(5):107-111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为控制设计混合料的品质增加了一些验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994.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为了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透水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影响沥青混合料透水能力的各种因素,使用了自行研制的渗透系数测试仪进行测试。通过对不同空隙率、级配、沥青品质试件的测试,发现空隙率与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有着良好的相关性;空隙率相同的条件下,集料粒径越大,混合料的渗透系数越大;沥青品质对混合料的渗透系数影响不大。结果表明:空隙率可以作为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的控制指标,集料的最大粒径、2.36mm筛孔的通过率都是影响渗透系数的重要因素;测试得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水力坡度应小于等于0.03,渗透系数大于1.5×10-2cm/s可以作为评价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在呼和浩特-集宁段高速公路上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阐述了转运车的使用效果,证明了其能有效减少混合料的离析,从而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96.
李闯民 《公路》2004,(10):115-119
研究了我国的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规定值和计算方法。研究发现:我国普遍使用的马歇尔设计方法。根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规定的最小VMA值与美国马歇尔设计方法给定的最小VMA及美国Superpave设计方法规定的最小VMA值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计算方法却不同。因此,采用现行计算VMA的4种方法,计算了25种工地沥青混合料的VMA值。研究表明:我国的计算方法之一,用空隙率与总沥青用量的和计算的VMA明显偏大,有时难以排除不满足最小VMA要求的混合料。我国的粗集料用毛体积相对密度和细集料用表观相对密度计算VMA的方法和美国的方法所用公式形式一样,但用我国方法计箅的VMA比用美国方法计算的VMA均偏大。在实际使用时,建议按照细集料含量与细集料平均吸水率的乘积大小,修正我国计算公式。使之接近沥青混合料的真实VMA。  相似文献   
997.
孙长新  李明国  牛晓霞  李豁  马健萍 《公路》2004,(10):136-142
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是在沥青中通过活性剂使分散在沥青中的高聚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使高聚物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的形式形成强有力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沥青与高聚物改性剂组成一个互穿网络相结构的混合物。本文选用AH-70号普通沥青、以其为基质沥青生产的两种SBS改性沥青(SBS材料品种不同)、PE改性沥青、化学网构改性沥青和国外某改性沥青等6种沥青,以及AK16、SMA16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系统室内试验对比研究.考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聚物化学网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油浸蚀能力等较原普通沥青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且比用同一基质沥青改性的PE改性沥青、两种SBS改性沥青和国外某改性沥青综合性能优越,是适合高等级公路建设需要的一种优良的新型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动态应力扫描测试获取各结合料60℃时峰值剪应力及相应剪应变的数据,采用BoxLucas模型拟合剪切应力-应变基本方程,并据此计算结合料在线粘弹区的广义剪切模量(GDSM)。研究表明,60℃时,结合料的GDSM与混合料的永久变形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GDSM适合作为评价、区分结合料永久变形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9.
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最大理论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与芯样密度的有效确定方法,并对沥青混合料老化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所得成果可为公路工程管理人员、路面设计工程师、沥青混合料设计工程师和施工工程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冷再生基层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冷再生混合料疲劳试验方法,对3种添加剂稳定的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进行了疲劳试验,总结了疲劳方程及疲劳曲线,对比分析了3种添加剂稳定的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疲劳试验结果,并从疲劳曲线特征及疲劳破坏特征两方面,同普通半刚性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稳定的再生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最好,其次是水泥粉煤灰,7%水泥稳定的再生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较差;再生混合料的疲劳特性与普通半刚性材料存在较大差异,在较低应力比下,其具有更为优越的疲劳性能,并且其疲劳寿命对应力比变化的敏感程度要低于普通半刚性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