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229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0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以计轴在跨坐式轻轨中的首次运用,提出了室外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安装思路.  相似文献   
42.
车桥是汽车的重要总成.本文介绍利用CATIA软件对车桥零部件及总成进行三维设计、装配设计分析、有限元分析等.  相似文献   
43.
汽车后桥异响噪声是汽车常见噪声之一,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文章通过测试某汽车的啸叫噪声,将测量数据中的某一阶次噪声与总噪声的频率曲线进行对比,从而寻找后桥异响产生的原因。最终查明该异响噪声源由主减速器齿轮啮合噪声产生。为运用NVH测试方法查找汽车后桥噪声源,优化汽车NVH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基于动车组的动车车轴和拖车车轴的应变模态分析结果,结合线路实测数据,运用模态叠加法对动车组车轴进行了动应力的仿真计算,得出了两种车轴上相应测点的应力时间历程,并与线路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过仿真计算得到的测点应力时间历程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将应变模态与测试数据结合计算动应力的可行性,可以进一步开展疲劳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45.
10吨级轮边减速驱动桥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吨位工程车用车桥,由于其特殊的整车结构,车桥采用桥包偏置且后倾6°30′结构,半轴采用直接锻造成型后再热处理的工艺,表面质量,尤其是两端花键附近位置较差,导致车桥在运转过程中,长半轴在受扭转和弯曲的双重作用下,在此位置频繁发生早期断裂失效。通过加粗杆部直径,减少半轴夹持部位表面粗糙度,在保证半轴强度情况下适当降低其表面硬度及层深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6.
通过轴载称重调查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并结合实测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成果,对轴载谱分析方法及等代轴载的计算分析进行探讨,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7.
车辆运行过程中,当轴箱弹簧突发断裂故障,会造成动力学状态和性能突变,一系悬挂刚度突然减小,暂时失去承载能力,会威胁车辆行车安全。结合整车的动力学仿真,建立了轴箱弹簧断裂过程的力学模型,对整个断裂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了轴箱弹簧突然断裂工况下车辆动力学性能变化,分析了轴箱弹簧断裂条件下车辆直线行车安全性以及曲线通过安全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轴箱弹簧突然断裂导致一系悬挂刚度剧变,引起轮轨垂向力先减小后增大,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等参数增大直至超限,但对轮轨横向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一起电站拖车轴头断裂故障分析,指出电站拖车在转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行车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9.
路面结构设计中一般是结合实测轴载数据计算累计当量轴次,但是新建和改建路面设计中实测轴载数据的调查往往难以实现,导致预测交通量无法准确表征实际交通状况。针对此问题,通过对陕西省18条高速路段的车流量数据和6条典型高速路段的实测轴载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其车型分布规律、轴型分布规律以及轴载分布规律的区域特征,为利用轴载特性相似区域的已知轴载调查数据预测交通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周边地区小客车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车辆占比,通往外省地区拖挂车占比与小客车占比接近;西安周边地区以轻型拖挂车为主,通往外省地区以重型拖挂车为主;2个区域的超载比例差异明显,通往外省地区高速路段的超载比例多数是西安周边地区的2倍。  相似文献   
50.
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对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进行高原应用研究,进行设备稳定性、安装方式、防雷措施、探头角度和抗风雪性能等方面的改进。主机元器件采用军极产品,增加保温机柜,机柜内增设新型温控箱,对主机系统进行自动温度控制,确保其在高原环境下正常工作。线缆连接采用插接方式,方便安装。对探测方式进行的研究表明,平探探测方式虽能很好解决大雪覆盖问题,但不适应冻土路基环境;通过对下探方式探头箱加装吹雪装置,对下侧探方式探头箱加防雪罩和箱体上表面局部加热,从而解决粘雪使探测口变小或堵住的问题。设备防雷和接地电阻采用串联方式,室内主机采用电源电涌保护箱防雷设备。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和减轻恶劣环境对维护人员造成的危险,提出加密探测点和在5 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及重要地点采用双机采时在线备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