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8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473篇
综合类   382篇
水路运输   159篇
铁路运输   600篇
综合运输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BTC列车安全定位中通信中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中断的存在会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CBTC列车安全定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列车安全间隔距离。CBTC车地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越区切换中断是导致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根据IEEE 802.11协议的越区切换流程,本文推导出越区切换中断时间与列车速度的关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全定位的实现方法和移动闭塞系统中列车安全间隔距离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通信中断时间与影响安全定位的因素之一——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两列列车追踪运行模型,仿真不同通信中断时间下两列车的追踪间隔距离。采用此关系表达式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与仿真结果验证了通信中断时间与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的关系表达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介绍城轨车辆空气制动管路系统中管路连接件的结构原理,阐述管路系统的具体安装工艺,并就实际工作经验对安装重点、难点给出了建议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3.
热斑、疲劳裂纹和应力开裂是钢铁制动盘摩擦面在服役过程中存在的热损伤现象,是导致疲劳裂纹失效的重要起因。研究摩擦面热损伤的形成机理对于防止制动盘的热损伤失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限元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制动盘热斑、裂纹和应力开裂3种热损伤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热斑形成的温度条件和材料的组织变化、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规律以及5种约束所形成热应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4.
陆正涛  徐毅 《铁道机车车辆》2012,32(3):31-33,75
通过对我国现有铁路货车制动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国外先进制动系统对比,得出我国货车制动系统存在检修周期短、关键零部件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同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简要论述提高我国货车制动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根据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车辆制动系统的要求,研制出国产制动系统并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制动产品在跨坐式单轨交通车辆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36.
对北京地铁15号线车辆概况及装备的国产架控制动系统进行了介绍。根据接口一致的原则,分析和论述了国产架控制动系统的装车方案和实现,并介绍国产架控制动系统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37.
文章阐述了我国电力机车制动机上后备空气制动装置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后备空气控制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后备空气制动装置。  相似文献   
38.
介绍世界各国制动系统黏着限制设置及增黏方式,通过对制动系统黏着系数设置的探讨,对我国高速动车组利用黏着系数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介绍几种车辆有效增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介绍了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制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分析了列车在不同制动模式下运行时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0.
城市道路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制约经常会采用较小的平、纵线形指标,其中地下道路和高架道路的曲线路段由于受到中隔墙、侧墙、结构顶板或防撞墙、防眩设施、声屏障等结构物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足,为道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总结分析行车视距验算方法及规范要求值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解析法计算得到城市道路不同设计速度和视距要求下的平曲线、竖曲线半径对应值,并提出了视距不足时的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