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This study develops a methodology to mode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design with signal settings in the presence of demand uncertaint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total travel demand consists of commuters and infrequent travellers. The commuter travel demand is deterministic, whereas the demand of infrequent travellers is stochastic. Variations in demand contribute to travel time uncertainty and affect commuters’ route choice behaviour. In this paper, we first introduce an equilibrium flow model that takes account of uncertain demand. 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 is then proposed to formulate the network signal design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The optimal control policy derived under the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 is able to (1) optimize the steady-state network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and (2) respond to short-term demand variations. In the first stage, a base signal control plan with a buffer against variability is introduced to control the equilibrium flow pattern and the resulting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In the second stage, after realizations of the random demand, recourse decisions of adaptive signal settings are determined to address the occasional demand overflows, so as to avoid transient congestion. The overall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expected total travel time. To solve the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 a concept of service reli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rol buffer is introduced. A reliability-based gradient projection algorithm is then develope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erform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as well as its capability of optimizing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while adaptively responding to changing traffic flows.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exhibits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mean-value approach in improving network expected total travel times.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设计了一个用缓冲RAM接口传送据的接触网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结构,对数据处理系统的抗干扰措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接触网检测中的几种应用。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国外第2代单元列车的车辆连接特点及其对降低列车纵向力的作用;对无间隙牵引杆的曲线通过性能与传统车钩缓冲装置作了对比;分析了第2代单元列车用缓冲器的型式及指标;对我国重载列车用无间隙牵引杆的参数选取及缓冲器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4.
农业废弃植物纤维衬垫缓冲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业废弃植物纤维衬垫的静态压缩试验,比较植物纤维缓冲衬垫、蜂窝纸板与EPS泡沫塑料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并绘制出植物纤维衬垫的缓冲系数-最大应力(C-σm))曲线、缓冲系数-应变量(C-ε)曲线、缓冲系数-变形能(C-E)曲线供缓冲设计使用;最后对农业废弃植物纤维缓冲衬垫在铁路大宗货物运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5.
轿车随动悬架中橡胶悬置元件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轿车随动悬架中橡胶悬置元件的基本性能 ,探讨了橡胶悬置元件参数及其刚度特性变化对轿车随动转向效应的影响 ,着重讨论了用于随动悬架中的橡胶悬置元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6.
刘伟东 《铁道工程学报》2004,(3):122-124,140
智能化停车场是现代化建筑技术和高新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系统功能集成,计算机网络与停车场自动化等多种技术集成为基础,从而达到信息网高度共享,增强自动化管理程度。本文以应用和技术为主线索对智能化停车场集成目标,集成方法和集成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77.
重载列车缓冲器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货车缓冲器的发展概况,概述了钢弹簧摩擦缓冲器、摩擦橡胶式缓冲器、黏性阻尼缓冲器以及摩擦胶泥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研究了其阻抗特性。就缓冲器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缓冲器特性间断点的处理及其列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3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缓冲器的选型设计以及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8.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究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微气压波问题以及减缓措施的国家,在新干线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本文全面调研了日本新干线隧道缓冲结构设置的原则、类型,主要技术指标或参数,特别是新干线提速过程中遇到的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和处理对策,以期对于我国400 km/h及以上高速铁路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
一种新型恒力限位器的隔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隔振器和传统的限位器配套使用时会产生二次冲击的问题,基于力的合成法则,设计了一种新型恒力限位装置,建立了相应的恒力限位隔冲系统模型,分析了限位器安装间隙和恒力值对系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与线性限位隔冲系统、无限位线性隔冲系统的冲击响应进行了对比.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某一确定的安装间隙,存在一个最优恒力值使得恒力限位隔冲系统的缓冲系数最小.冲击响应的对比分析表明新型恒力限位隔冲系统比传统的线性限位隔冲系统和无限位线性隔冲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80.
自动机在射击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后坐能量,这些后坐能量通过缓冲器进行消耗。为研究缓冲器主要性能参数---刚度、阻尼、预压力的变化对自动机后坐过程的影响以及最大后坐速度与摩擦力的关系,利用运动学仿真分析软件对某自动机缓冲器后坐过程与刚度、阻尼、预压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提高阻尼系数比降低刚度更能缓和冲击,且不需要延长后坐行程;考虑到共振对缓冲器活塞运动以及筒体形状精度的不利影响,利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对缓冲器动强度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为缓冲器性能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最终达到降低后坐冲击,提高射击精度和密集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