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典型铁路并线区段GSM-R覆盖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快速建设,应用GSM-R网络的铁路并线区段越来越多,由于中国铁路GSM-R只有4 MHz频率资源,因此如何在保证并线区段无线覆盖的前提下有效地运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并避免网内干扰是GSM-R网络规划的重点。分析铁路并线的类型,并对郑武客运专线与合武铁路并线区段、盘营客运专线与哈大客运专线联络区段两个典型铁路并线区段的GSM-R覆盖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介绍了在长江双艉船型型线的研究开发中,利用船体型线生成交互设计、船舶工程CFD综合技术及船模试验三位一体的优化船舶线型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3.
郑义  卢晓平  董祖舜  郦云 《船舶力学》2007,11(4):553-563
对一种新型高性能船-小水线面单体船的船型与阻力性能作探索性研究,通过船型分析与设计计算,提出了两种小水线面单体船的船型方案,绘制了其中一种型线简图,结合理论计算、模型试验与经验公式方法,对设计船型的阻力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小水线面单体船各阻力成分分配特性、主船体部分几何参数、潜深、支柱形状对阻力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4.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振动预测方法,通过北京、上海、广州10条运营线路的环保验收调查报告和轨道减振性能测试评估报告提供的实测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车速、埋深及区段等工程条件下,若按交通干线两侧昼、夜间振动限值标准进行评价,地下线的环境振动影响范围约20 m。地下线的振动影响主要取决于线路的线型、埋深,尤其与敏感点的距离、运行速度关系较大。地铁隧道上方5 m以内的建筑,环境振动无明显变化;5~20 m振动级衰减比较明显。正线区间比车场线及出、入段线敏感点的振动级高4~6 dB;出段线比入段线敏感点的振动级高2 dB左右。建议根据振动影响范围,做好轨道交通及其沿线用地规划。地下线路应合理选线,尤其要避免下穿环境敏感建筑;沿线规划控制应预留振动防护距离,在防护范围内不宜新建敏感建筑;对特殊敏感区段,可以考虑在夜间时段采取限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5.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工程的快速发展,地铁接触网悬挂类型优化比较亦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投标对地铁接触网悬挂常用的3种类型的受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6.
视频监控系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从客专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出发,引入智能视频技术,讨论其先进性,并针对客专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论述智能监控系统服务客专的可行性,并展望了智能监控系统在客专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近海工程船主要尺度要素及线型设计特点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当前市场所需的海洋辅助工程船舶,特别是拖轮、救助船及守护船的线型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供了该类船型的主要尺度及有关参数的范围,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同时还对不同的艏部形状及有无导管的船模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海洋辅助工程船舶应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船型和推进形式,以最大限度提高船舶航行性能,并使其使用性能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48.
城市公交中途站合理规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达  景啸 《城市交通》2009,7(5):68-71,26
泊位数与可容纳公交线路数的确定是公交中途站优化设计的重要部分,但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成熟。根据武汉市实际交通状况,改进了排队论计算模型,提出确定公交中途站泊位数与可容纳线路数关系的计算方法。以武汉市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可超越前车进出站和依次进出站两种情况的可容纳线路数进行计算,建议可超越前车进出站时,泊位数不超过4个,可容纳线路数为17~20条;依次进出站时,直线式中途站泊位数不超过3个,可容纳线路数为9~11条,港湾式中途站泊位数不超过4个,可容纳线路数为13~16条。  相似文献   
149.
叶昊  纪凯 《船舶》2014,(3):14-19
大型或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采用优选的双尾鳍线型,同时与带折角线的前体线型有机结合,可有效降低总阻力,提高推进效率。文中结合38 000 m^3耙吸挖泥船带双尾鳍的浅吃水肥大船型的船型特征,利用CFD分析技术对该船的艏艉线型进行设计与优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线型船的航速超过了设计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0.
张志亚  刘可敬 《隧道建设》2014,34(5):467-471
结合南昌地铁2号线的设计实例,重点研究分析规划变化对地铁线路平面、站位布设、远期线路及纵断面等多方面的影响,认为只有在前期线路设计时(线位选择、车站增减、线路延伸、纵断面设计等),随时对各种规划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确保在保证百年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线路与现阶段的城市发展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