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7篇
  免费   768篇
公路运输   6645篇
综合类   4418篇
水路运输   1334篇
铁路运输   2140篇
综合运输   33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397篇
  2011年   1411篇
  2010年   1032篇
  2009年   1046篇
  2008年   1114篇
  2007年   1396篇
  2006年   1213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通过有限元软件中多种单元的尝试,得到了正交异性板桥面裂纹的夹芯板加固方法中夹心层的合理的有限元模拟方式,进而对正交异性板夹芯加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夹芯加固法的有效性,并对夹心层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得出了此参数对夹芯加固效果的影响,最终提出了合理的裂纹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42.
传统检测技术在桥梁结构检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由于需要进行传输线缆的布设,往往造成工作量大、干扰因素多等诸多不便。基于无线技术的桥梁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收发模块以及移动技术成熟之后,丰富了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测试以及无线传输等技术给桥梁检测带来了诸多方便。本文在分析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智能监测技术发展历史以及无线采集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智能无线技术在桥梁检测/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3.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以马达和油缸双驱动车辆急加速的驱动方式。以某国产连续式捣固车工作小车行走为例,分析了此加速方式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针对在运行中作业小车驱动马达频繁断轴的现象,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计算,并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以对马达轴所受扭矩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缩短油缸的作用时间和在油缸入口增加阻尼孔的作用下,有效地防止了马达的启动冲击和功率寄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马达的寿命,并使此驱动方式的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44.
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高架桥高度变化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架桥高度的增加,头车的倾覆力矩系数略微增大,而中间车的倾覆力矩系数逐渐减小,尾车的倾覆力矩系数基本不变。高架桥高度达到15m后,列车的气动六分力基本不随高架桥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5.
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方向和左右轨高差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荷载,将非平稳振动分析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分析,进行三维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差原理确定系统响应的最大和最小值,讨论系统响应的功率谱密度。研究表明:车体振动、桥梁跨中横向响应和轮对受到的横向轮轨力的随机性较大,轨道不平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桥梁跨中垂向响应及轮对受到的垂向轮轨力主要由确定性荷载引起。  相似文献   
146.
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对列车走行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对高速车辆的走行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建立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多工况车-桥(线)耦合振动计算,分析梁端伸缩装置自身变形、安装误差及梁端折角等因素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提出车辆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感觉的评判标准,并进一步基于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的感觉确定车速及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研究表明,车辆响应对梁端竖向折角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7.
增压式真空预压在铁路站场地基处理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压式真空预压能弥补常规真空预压时间长、长期效果差等缺点,基于该方法的加固机理,利用PLAXIS平面有限元进行设计参数优化研究,优化参数包括排水板板长、板间距、板型、增压强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预压前期,渗透系数对沉降量的影响较显著,而预压后期则排水板的尺寸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对于工期和工后沉降都比较严格的工程,尽可能使排水板长度大于压缩层厚度,选取大尺寸、高渗透性排水板、间距取1.0m,并尽可能增加增压装置的功率。  相似文献   
148.
基于大跨度连续梁桥的特点及某大桥施工时需要调整施工方法的实际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并比较了两种施工方法下结构受力情况及主梁线形变化状况。通过施工、设计及监控解决相关技术难点后,桥梁顺利合龙,并缩短了近1个月的工期,表明悬臂浇筑与支架现浇相接合这种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9.
杨柳 《电气化铁道》2012,23(5):8-11
针对不同长度的馈线电缆,通过理论计算及ATP仿真,采取适合的接地及补偿措施,将单相交流电通过馈线电缆在护层产生的感应电压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0.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桩基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区间一般沿城市交通干道敷设,由于线站位的布置受地面环境的制约,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市政桥梁,桥梁桩基础有可能侵入地铁线路区间隧道,而对于侵入地铁线路空间的桩基必须进行托换截除。以西安地铁1号线三桥站——皂河站工程为例,通过桩基托换的设计方案比较,认为采用明挖基坑托换方案最佳。还介绍桩基托换施工设计的主要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