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8篇
  免费   847篇
公路运输   7320篇
综合类   4995篇
水路运输   1553篇
铁路运输   2509篇
综合运输   398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1154篇
  2013年   1005篇
  2012年   1597篇
  2011年   1566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192篇
  2008年   1262篇
  2007年   1589篇
  2006年   1392篇
  2005年   748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比例先行数字PID控制器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描述了通过比例先行的PID控制器,使用采样控制系统对惯性热工对象进行控制这一过程的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某地铁车辆不锈钢车体,在分析其结构特点和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借鉴国内外的地铁车辆技术标准和实际运行状态确定了载荷工况,分析了车体结构在各个工况下产生的应力、变形和模态。结果表明该不锈钢车体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制造质量过程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满足《时速 2 0 0km新建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要求 ,秦沈客运专线在我国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双线整孔箱形梁和单线并置式箱形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简要阐述箱梁制造的全过程以及影响箱梁制造质量的因素 ,提出控制箱梁制造质量的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宏林  陈燕芳 《水运工程》2005,(7):12-13,22
结合莞惠公路改建工程的设计经验,介绍改建公路设计时技术标准的应用,道路中线及路面结构的选择,阐述了如何进行加固和接长桥涵验算设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从静力和动力两方面对斜腿刚构桥的几何布局进行优化设计。静力优化设计的优化目标是截面截面应力平方均值最小,动力优化设计的优化目标是结构自振周期平方和最小。采用了直接搜索法寻优。通过算例可知,这两种优化设计方法均可行,且均为刚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介绍70 m双铰型上承式桁架拱桥的施工和在施工阶段监测监控的内容及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4号主墩钢吊箱是目前世界桥梁建筑中采用规模最大的施工设施。阐述了4号主墩钢吊箱设计理念,确定分析了首节吊箱的起吊、吊箱整体下沉定位、浇筑水下砼封底、吊箱内抽水及承台砼浇筑等主要工况,并采用了信息化施工等先进技术。使用及现场实例结果说明钢吊箱的结构设计是十分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港口设备钢丝绳断绳事故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丝绳断绳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措施,诸如通过钢丝绳的选用、维护、保养、检测等,来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借助系统论、信息论、协同论、符号学、现象学等学科原理,从审美的符号图式、形式图式、结构图式、环境图式、协同图式、智能化图式和接受图式诸单元入手,建构起了现代桥梁建筑美学的基本框架,为现代桥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briefly outlines current design philosophies for floating bridg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spects that are deemed to be of interest in the context of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s. Since the design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s is done by people in the same milieu and deals with many of the same problems as in the design of floating bridges, while being in some respects more critical, some of 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that subject is also included. The design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 for floating and submerged tunnel bridges draws heavily on Norwegian experiences in two large fields: offshore structures and conventional brid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