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19篇
综合类   72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12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分析了国内外机车车体和转向架模态分析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评价方法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现有的车体和转向架为例,对其在整备状态下的模态进行分析,其中重点研究在对车体和转向架进行模态分析时模型的建立问题。通过对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所得到的模态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了对车体和转向架模态分析有关模型的处理及评判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包括焊缝在内的某B型地铁铝合金车体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美国ASME标准中"网格不敏感的结构应力法及主S-N曲线法",对车体焊缝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计算了焊缝上的应力集中以及焊缝的疲劳寿命与损伤。计算结果表明,所有焊缝的疲劳寿命均达到了车体的设计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64.
半结合式双层板弯曲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谈至明 《公路》2001,(4):25-26,62
文中给出了用层间结合系数表征双层板层间水平结合状况下的双层板截面刚度和应力,层间接触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5.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墩纵向刚度设计合理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制定合理墩台纵向刚度限值标准以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设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投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介绍了城轨高架桥墩纵向刚度设计限值依据和存在的问题.从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两者之间列车设计荷载的差别,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桥墩纵向刚度放松最小设计限值的可行性.对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既有墩台纵向刚度实际状况做了调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南京、武汉等城市高架线路和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现行规范中桥墩纵向刚度限值存在很大的下调空间.  相似文献   
66.
刚性接触网悬吊结构的等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参考文献中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推导,提出相对完善的悬吊结构等效模型,分析了影响等效模型参数的因素及等效模型刚度对弓网动态接触压力的影响。提出确定汇流排绝缘子弹性模量的方法,以改善刚性接触网的弹性,提高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67.
连续刚构梁多用于大跨径高墩结构桥,具有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性好、养护简易、抗震性能好、易于悬臂施工等优点。以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福源路至阜港公路鸡鸦水道特大桥为例,介绍(50+75+135+75+50)m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组合梁桥的设计特点,并简要介绍其施工方法,以期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8.
以某下承式铁路钢桁架简支梁桥的单榀Warren桁架为研究对象,对杆端缩尺钢桁架桥梁结构及其端部缩尺压杆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用钢量优化,重点研究杆端缩尺参数对杆件内力、截面应力、结构刚度、结构弹性稳定、压杆极限承载力、最小用钢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杆件截面高度缩尺是最理想的杆端缩尺方案;随着缩尺幅度的增大,桁架结构的杆件轴力变化很小,但杆端次弯矩和剪力显著减小,且结构竖向刚度和弹性稳定性有所降低.通过适当提高缩尺段的钢材强度等级,端部缩尺压杆的极限承载力将不低于未缩尺压杆,并可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杆件截面优化,得到比未缩尺设计更小的结构用钢量.  相似文献   
69.
依据钢铝混合地铁车辆结构传力特点,创建了钢铝混合地铁车辆结构性能有限元模型。以某钢铝混合地铁列车的头车为研究对象,根据EN 12663—2010标准,对车体刚度、静强度进行仿真分析。介绍了车体静强度试验情况,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列车结构测点的测试值与计算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相对误差最大值在13%之内。  相似文献   
70.
铁道车辆车体要求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尺寸精度、外观精致及质量稳定,而焊接作业是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车体制造要求的新型焊接工艺入手,介绍了FSW(摩擦搅拌接合)、激光-MIG混合焊接法在铝合金车体上的应用,同时,就新型焊接工艺在难燃镁合金构件上的应用研究也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