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25篇 |
免费 | 31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44篇 |
综合类 | 1102篇 |
水路运输 | 583篇 |
铁路运输 | 504篇 |
综合运输 | 1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124篇 |
2014年 | 264篇 |
2013年 | 187篇 |
2012年 | 293篇 |
2011年 | 313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232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305篇 |
2006年 | 288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设计的信号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3G通讯和PLC组合控制的二进制指挥系统.在现有交通控制基础上改造控制端,给出了二进制指挥系统(信号灯)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并结合仿真软件进行试验分析.同时搭建了一套可监控、智能疏导的资源利用交通平台,解决了路况检修不及时、车辆占道等多种潜在问题.经分析,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从而减少交通延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2.
结合现有检测能力,顺利完成了碳排放检测能力的改造,测试水平满足欧Ⅴ、欧Ⅵ的要求,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研究了传统动力汽车碳排放评价方法,针对某公司某轻型客车燃料消耗量偏高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降低碳排放的措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83.
提出了1个经济可运作的实时动态节能减碳计算模型,用KPI来评估节能减碳效果,运作方式如下:配备GPS装置之实验车,后端软件自动动态搭配Google Map与路径图资之起讫点(A→B)来回一趟,才量该车之耗油量,由行前预估值、旅行时间、动态交通事件与实际油耗值之误差分析,在实时交通信息协助下选定之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值(含油耗、CO2排放量、道路等级、旅行时间及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费用等)做比较.搜集对应环保路径之路网交通信息数据及交通信息建立历史数据库,配合时速/油耗表完成油耗/碳排放系统数据库,得出实时交通信息占比与油耗预估误差率关系图. 相似文献
284.
285.
为探究复合改性技术提升混合生物沥青路用性能的工艺及机理,针对特定来源的SH型生物沥青,将其与石油沥青共混制备混合生物沥青后进行SBS/橡胶粉复合改性,研究改性顺序及改性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常规路用性能的影响、生物沥青掺量对改性剂溶胀特性与复合改性沥青高温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由此确定混合生物沥青复合改性工艺;利用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弯曲梁流变(BBR)和频率扫描(FS)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借助红外光谱(IR)化学官能团分析以及荧光显微镜(F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微观形貌观测分析揭示混合生物沥青复合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BS掺量为2.5%,橡胶粉掺量为18%(内掺)时,按照先SBS改性后橡胶粉改性的顺序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路用性能均较优;生物沥青掺量为15%时改性剂溶胀特性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及低温性能均较佳;SBS/橡胶粉复合改性在显著提升混合生物沥青弹性恢复率与m值的同时还降低了其不可恢复柔量与劲度模量,即改善了混合生物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且此结果与FS复数模量主曲线结果相一致;生物沥青可有效增溶聚合物改性剂并增强聚合物相网络结构,从而显著提升沥青复合改性效果;对混合生物沥青进行SBS/橡胶粉复合改性后未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此复合改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沥青厂生产的复合改性沥青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286.
为深入研究钢-UHPC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轻型桥面组合体系对弧形缺口的应力改善程度,结合一座大跨自锚式悬索桥,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Orthotropic Steel Deck,OSD)结构铺设UHPC层前、后2种情形,选择3种不同弧形缺口形式,分别建立空间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简化加载、响应面加载2种方式进行分析,由此获得了弧形缺口应力、变形分布规律与车辆轴载位置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弧形缺口出现峰值拉、压应力的原因。以此为基础,采用三轴加载车分别在铺设UHPC层前、后进行现场跑车试验,采集了弧形缺口多个关注点在不同横向加载位置的应力响应曲线,获得了各点的应力极值,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铺设UHPC前、后弧形缺口关注点应力特征随荷载分布规律基本相同,面内应力为主、面外应力较小,拉应力主要由荷载偏载产生、加载区域长,而压应力主要由荷载直接作用于弧形缺口顶部产生,且加载区域短;采用传统简化加载方式难以获得弧形缺口处准确的拉应力峰值,并可能导致应力幅偏小,并由此提出了合理的加载方式;本桥五段线弧形缺口形式受力相对较好;铺设UHPC层能有效减少弧形缺口应力峰值,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问题,是OSD结构提高疲劳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87.
288.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该桥设计采用了多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其工程特点及关键技术进行总结.该桥充分利用相邻非通航孔桥相同结构类型的钢箱梁进行配重,外边跨不设置斜拉索,因地制宜,综合优势明显;结构支承体系采用三向支承体系,保证全桥结构性能最优;桥塔采用“中国结”造型的钢剪刀撑,与混凝土塔柱采用“承压-传剪”复合传力模式的连接箱连接,性能安全可靠;基础采用变直径钢管复合桩,钢管与钢筋混凝土组成组合截面共同受力,经济合理;桥墩墩身采用节段预制、现场安装的方案,节段连接采用φ75 mm的预应力粗钢筋;钢箱梁采用优化的扁平流线型断面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性能优越;斜拉索采用抗拉强度为1 860 MPa的平行钢丝索. 相似文献
289.
290.
改性废旧纤维固沙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沙漠公路沿线风积沙治理问题,利用改性废旧纤维为原料,设计了代号为CD-1的固沙剂.取内蒙古鄂尔多斯杭棉旗G109东胜—蔡汗卓段细沙为试验对象,对沙块进行了无机混合材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混凝土抗冻试验、水泥胶沙强度试验和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CD-1固沙剂制成的沙块在干燥和反复浸水状态下,其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抗老化性能均高于国家标准,并无任何污染物质生成,达到了利用废旧物品和现场材料相结合治理公路沙害,改善运输环境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