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6篇 |
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24篇 |
综合类 | 225篇 |
水路运输 | 294篇 |
铁路运输 | 430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客运专线18#道岔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为配合新建铁路石太客运专线工程实施,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接触网道岔布置技术的基础上,对客运专线18#道岔接触网布置方式进行研究,为石太客运专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论:简单无交叉布置方式正线接触网与侧线接触网无交叉,易于布置及安装;带导向悬挂的无交叉布置方式导向接触网位于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在道岔岔心附近区域导向接触网始终与受电弓接触,使得受电弓平稳地从侧线过渡到正线或从正线过渡到侧线,从而减小对正线接触网的冲击,导向接触线亦不会出现非正常磨损,该布置方式对速度适应性更好,弓网受流性能更佳.国内首次在石太客运专线中采用.建议在客运专线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2.
基于IHS变换法和小波变换法,提出一种新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IHS变换法增强空间细节表现能力,利用小波变换法保留TM图像的光谱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待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可提高待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263.
264.
采用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在国道242项目上对到场沥青进行宏观性能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当进行软化点预测时,应先采用S-G导数对沥青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留一法建立模型样品库,对于入库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立软化点预测模型;当进行针入度和延度预测时,不进行预处理,直接采用留一法建库、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模。对于国道242线工程现场单一来源样品,10个样品即可建模,软化点预测结果全部满足要求,针入度和延度仅有一个预测结果不满足要求。该技术在国道242线上的成功应用,缩短了沥青到场入库时间,减少人为干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5.
车辆非匀速行驶时路面随机输入的时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应用协方差等效方法建立了单轮随机输入非平稳时域模型。根据时间-空间一、二阶微分关系,给出了前后轮变时差相关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非平稳路面时域研究中的低速大幅值波动问题。并由各向同性假设直接得到了车辆左右轮的相关关系,因此适合各种车辆。分析表明Wigner—Ville谱很好地反映了频率特征和路面波形特征。 相似文献
266.
武广高速铁路轨旁电磁干扰实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9):121-124
研究了GB/T 24338-2标准中关于分辨率带宽(RBW)的规定。通过实验对比了标准推荐的RBW及实地测试使用的RBW的测试效果,结果证明两者测量干扰峰值效果相同,但后者扫描速度更快,更适宜测试现今高速铁路的电磁干扰。并在武广高速铁路咸宁段电分相处实地测试运行中的CRH3型高速列车的弓网离线电弧电磁干扰,获得其在30 MHz~1 GHz的频谱。通过频谱分析了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电磁干扰的幅频特性,为评估弓网离线电弧电磁干扰对高速列车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7.
高速铁路接触网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法国、德国及日本高速铁路受电弓和接触网结构。建立了各类接触网的欧拉梁-集中质量模型及受电弓的框架模型,开发了其数值模拟软件。应用此软件分析了简单链形悬挂、弹性链形悬挂以及双链形悬挂的振动特性,并进行了相互间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68.
平稳性快速算法及其在高速铁道车辆动力学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了轨道车辆基于虚拟激励原理的平稳性快速算法。当车辆系统受多点全相关随机激励时,首先基于虚拟激励法导出轨道车辆响应功率谱的简易算法,然后利用所获得的功率谱和反演技术,获得系统响应的幅值谱,由此可快速获得轨道车辆的平稳性指标。运用该算法还可以方便地分析轨道谱中单一波长对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以及定义和分析对平稳性有影响的线路敏感波长范围。以某型高速客车为例,分析了其垂向和横向的响应功率谱、平稳性指标,还利用反演技术获得了加速度的时域信号和幅值谱,最后分析了轨道谱中单一波长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分析表明,运行速度越高,对平稳性影响的波长范围就越宽,线路的维护难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269.
为了提高未来基于OFDM的移动蜂窝系统的频谱效率,尤其在小区/扇区间流量不均匀的情况下,本文基于两种传统的扇区结构(菱形扇区和五边形扇区)提出一种分布式带宽借复用DBBR(Distributed Bandwidth Borrowing and Reusing)算法。算法利用离基站较近的用户有着较好信道条件的特点,那些带宽不够的扇区以无功率控制的方式借复用相邻扇区中空闲的带宽和离基站较近的用户所使用的带宽,以此提高扇区的吞吐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三扇区结构,该算法使扇区的平均吞吐量有20%左右的提升,同时说明加入功率控制也不会带来系统吞吐量更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70.
针对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及电力机车DSA250型受电弓,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接触网模型和考虑弹性变形的受电弓模型;对弓网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采用质量块受电弓模型的计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DSA250型受电弓通过该型接触网时,其在未出现离线情况下的最高速度为230 km/h;受电弓前、后滑板表现出不同的受流特性,前滑板相对后滑板有较好的受流;考虑弓头与接触线的相互作用频率高于20 Hz时,40~100 Hz的高频分量在接触力和加速度频谱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弓头的变形模态将对弓网的动力学特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用质量块受电弓模型进行计算,将造成该模态的缺失,从而导致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