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61篇
综合运输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卫东  李青  徐中华 《隧道建设》2022,42(2):163-175
结合近年来在软土深基坑领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阐述邻近隧道深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微小变形控制分区设计、轴力自动补偿钢支撑、坑内土体加固、坑外隔断以及承压水控制设计方法等,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在控制基坑与隧道变形方面的效果。同时,针对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影响评估难的问题,结合上海软土地层工程实践,介绍小应变本构模型(HS-Small)全套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基于小应变本构模型的基坑对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综合采取上述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并达到良好的变形控制效果,能满足地铁及隧道变形控制和结构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在巴郎山隧址区建立两个长期观测气象站,进行为期一年的长期观测,获取了隧址区气象参数,并计算确定巴郎山隧道洞内自然风大小及方向,取95%保证率,自然风速不大于3m/s.自然风主方向由小金吹向映秀,约占65.5%.节能控制模式有按时段控制和实时控制,按时段控制通风方案全年可平均节能9.5%.  相似文献   
83.
隧道衬砌台车快速定位系统综合激光测距和图像处理方法实现台车模板的快速定位,基本原理为:在已成隧道洞壁内已知位置安装激光测距仪和相机,在台车上可通视位置安装点光源,通过测距和成像,计算点光源相对于相机的空间坐标位置,得到点光源的空间位置。由于点光源和台车模板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可以得到台车模板的实际空间位置。将此位置信息和设计要求的位置信息比较,得到台车模板的实际控制量,最后通过调节液压油缸的伸缩量实现台车模板的精确定位,现场测试结果满意。该定位测量系统简化了人工干预和全站仪辅助测量的复杂工序,大大缩短了衬砌台车的定位时间,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4.
基于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穿越堤防时的堤顶面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简单,而堤身弹性模量、隧道上覆土层厚度、隧道间距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复杂;堤顶面沉降随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的增大而增大;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随堤身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开始时都随着隧道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覆土厚度大于20 m之后堤顶面沉降减小幅度趋缓;在隧道间距小于10 m时两隧道之间的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而在两隧道间距大于10 m时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都和隧道间距呈S形关系。结果表明,当隧道穿越堤防时,可采取增大堤身弹性模量、减小隧道收缩率、采用适当的隧道半径、覆土厚度和间距来减小堤顶面沉降。  相似文献   
85.
白云隧道地下风机房穿越煤系地层,施工中所有平巷均存在瓦斯。介绍了白云隧道通风斜井地下风机房洞室在瓦斯地层中施工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超前预注浆防护、加强初支、改进通风、实施瓦斯监测等。采用上述措施最终安全、顺利地通过了瓦斯出露段,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为解决长大隧道施工的通风问题和满足健康、安全的需要,新建棋盘石隧道采用在横洞施工结束进入平导和主洞施工时采用有轨运输进行出碴和运料。介绍了有轨运输的轨道设置方式(为满足运输调度的需要,正洞、平导洞内轨道布设为"双轨单线+错车道",按照需要设置道岔;横洞内轨道布设为"四轨双线",每隔400m设一渡线)及设备选择,具体的运输管理规定;分析了车辆掉道的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阐述了仰拱无干扰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对有轨运输的综合有效组织管理,实现了快速运输的目的,为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与建筑业不同,隧道工程拥有"带状分布、与地质关系密切"等独特的特征,因此隧道工程BIM实施不能照搬建筑业中业已成熟的BIM技术路线。首先对BIM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做全面的梳理,分别阐述山岭隧道工程、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和市政隧道工程当前的BIM技术应用现状;然后分析和总结隧道工程在BIM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BIM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以及解决办法;最后提出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88.
山岭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永生 《隧道建设》2010,30(5):569-572,581
对山岭隧道基本施工通风方式进行介绍,重点讨论为适应长大隧道斜井多工作面施工而开发的新型通风方式,即单斜井双正洞射流巷道式通风和中隔板风道式通风,对这2种通风方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并对隧道施工通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9.
小间距群洞施工影响效应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刚 《隧道建设》2009,29(6):608-611
结合北京地铁四号线宣武门站工程对小间距群洞施工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对群洞的施工工法、开挖顺序、各导洞开挖面之间的距离以及台阶长度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并就群洞施工对地表最大沉降和群洞间相互影响进行分析。通过这些研究分析,确立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既有隧道上方修建轻轨车站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既有隧道上方修建轻轨车站的方案.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及连续体模型对轻轨车站进行了力学计算分析,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对轻轨车站实施过程中有关既有隧道的保护以及轻轨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