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61篇
综合运输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文章详细介绍了四川公路小净距隧道的发展过程、现状与方向,同时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与工程经验对小净距隧道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小净距隧道结构支护参数加强方法、中岩墙加固方法、施工控制措施、监控量测措施.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长段落大断面黄土隧道CRD法开挖安全问题,依托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工程实例,开展地表及初期支护沉降量测,临时支护内力及拆除临时支护过程的沉降、内力变化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D法能保证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安全;砂质黄土浅埋段地表沉降值多在20cm以上;临时竖撑横向摆幅达9.8cm;逐榀拆除临时支护时拱部下沉2mm,拆除范围大于1倍隧道开挖宽度时,拱部下沉增长显著,达到拆除前下沉量的40%。研究结论:设计中应加强临时横竖撑刚度;相比三台阶法,CRD法不利于仰拱尽快封闭而控制最终沉降,地表沉降控制效果不明显;控制拆撑长度。  相似文献   
93.
结合四川省石棉县境内的铁寨子1#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流程,对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4.
针对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依托苏州轨道交通 8 号线,基于实验室研究改进固化材料配比,将区间线路盾构渣土置拌成符合工程要求的同步注浆浆液。同时,新建 8 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与既有 3 号线双线隧道在唐庄站交汇,形成两层四线叠落的特殊工况。本项目使用的渣土浆液稠度约为 113 mm,7 d 强度≥1 MPa,28 d 强度≥2.5 MPa,满足工程要求。掘进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的监测数据表明,盾构渣土浆液可以有效地控制新建盾构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利用盾构渣土制备同步注浆浆液可实现渣土资源化利用,在推进绿色建造的同时降低隧道(双线)施工成本约 75 万元/km。  相似文献   
95.
Changing urban land-use patterns have reduced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downtowns as th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of numerous vehicular trips. Much traffic on downtown-area freeways seeks merely to get past downtown, thereby worsening the level of congestion for those seeking access to downtown.A number of European cities have begun to develop a new type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congestion-relief toll tunnels in downtown areas. These projects appear to be economically feasible largely or entirely from premium-price tolls paid by users. Hence, they are being developed by private consortia, operating under long-term franchises from government. Other keys to the feasibility of such projects are peak/off-peak pricing structures (congestion pricing), nonstop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and restriction of use to auto-size vehicles only (to reduce tunnel dimensions and therefore capital investment).Preliminar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congestion-telief bypass runnels for downtown Los Angeles and San Francisco would be economically feasible as private business ventures, if developed along European lines. Similar approaches might be applied to other controversial freeway projects in both cities, and to restructuring Boston's huge and controversial Central Artery/Tunnel project.Congress has already authorize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of this type, permitting private capital and private owner/operation to be used, both for new projects and to rebuild existing highway, bridge, and tunnel facilities. Six states and Puerto Rico have enacted private-tollway legislation under which such projects could be developed and operated.This type of project should be politically feasible, since it offers a way to make significant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s in impacted downtowns with little or no public funding. While transit proponents may oppose the construction of toll tunnels, highway users are likely to support such projects, and some environmental groups may support this method of implementing congestion pricing in urban areas,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for reducing air emissions.  相似文献   
96.
深埋隧道实用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  陈东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6):76--78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埋深越来越大,全土柱计算方法已不再适用全部工程。目前国内外计算地层压力的理论很多,结果差异性很大。基于沈阳地铁下穿浑河的盾构隧道,综合分析几种深浅埋分界理论,提出实用的深埋隧道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7.
暗挖通过旧楼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北京地铁10号线建德门站至北土城站区间隧道暗挖法穿越城业大厦旧楼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采用台阶法施工工艺,使用拱部超前支护、掌子面超前支护等技术保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提供判断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围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通过精心组织和施工,最终成功穿越建筑物,确保了建筑结构和大厦的安全。  相似文献   
98.
向莆铁路戴云山越岭隧道群工程地质选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莆铁路戴云山脉越岭隧道群沿线不良地质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线位选择的优劣对工程成败影响巨大,推荐地质条件最优的戴云山脉越岭隧道群线位是向莆铁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三维可视化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大面积地质调绘、高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为核心的工程地质综合选线贯穿于越岭隧道群工程地质勘察过程的不同阶段,持续不断的比选和优化越岭隧道群线位和隧址。推荐的戴云山越岭隧道群线位和隧址进出口,成功绕避了洞身各种不利构造和洞口不良地质体,隧道群工程地质条件整体良好,合理规避了各类工程风险,施工进展顺利、铁路运营状况良好,社会、环境、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
综合预报和地质补勘技术在马鹿箐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鹿箐隧道地质极为复杂,多次遭遇岩溶溶腔特大型突泥突水,为目前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瞬间突涌水量最大的隧道,其工程艰巨程度和安全风险之大实属罕见,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高度关注。主要针对马鹿箐隧道"1.21"溃水前后,对PDK255+978溶腔段实行的一系列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了针对高压富水隐伏岩溶隧道的综合超前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和综合的地质分析方法,为今后类似岩溶隧道修建中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小净距段工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两隧道周边围岩各关键点的变形和应力场特征,揭示了这类隧道的施工效应规律,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客运专线小净距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