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355篇
综合类   382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1.
文章围绕农村公路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从事农村公路检测试验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12.
振冲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锦州港2个散杂货泊位7.5万m^2堆场地基处理工程,介绍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在海域吹填形成的陆域地基处理中,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主要是通过碎石成桩,与地基土置换,形成支撑,并形成出水通道,将地基中含水排出,硬化加固地基。经检测,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均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13.
许多地段都是由于路基压实度未能达到规定要求所导致路基出现翻浆、沉陷等破坏现象。因此。路基填筑时压实度必须要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14.
填石路堤压实度检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填石路堤压实度检测问题是我国山区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大难题,其检测手段及评定标准在国内尚未成熟.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至今也无公认的合理而标准的方法,故相关测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15.
冲压稳固旧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冲击压实技术在广东旧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冲击(破裂)压实旧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为冲击压实技术在公路路面改建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16.
肖飞  王千星 《水运工程》2018,(11):162-166
针对洋山四期陆域回填情况复杂以及自动化堆场使用要求较高等问题,对回填层地基加固提出振冲、强夯和振动碾压相结合的综合施工方法,并进行试验段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地基加固方法各项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研发一套振冲监控系统,进行了强夯法对承台影响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振冲法地基沉降可达90. 6 cm,强夯法地基沉降可达59. 1 cm;强夯法对承台振动和沉降影响在安全范围内;通过静、动力触探和压实度,加固后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为后续地基加固全面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17.
从压实度连续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利用加速度连续检测压实度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连续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框架,对公路压实质量检测及监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8.
胶结材料对云南红土胶结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典型红土作为基本土料,分别以石灰、粉煤灰两种固态土壤强固剂和路邦土壤强固剂一种液态土壤强固剂及其组合作为胶结材料,通过击实试验和直剪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胶结材料对红土最佳击实特性及胶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胶结材料的加入降低了红土的最大干密度,固态土壤强固剂的加入使红土的最优含水率降低,液态土壤强固剂的加入使红土的最优含水率提高;红土中加入不同种类的胶结材料都可以使红土产生胶结强度,其胶结强度随垂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程度随垂直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其胶结效果取决于胶结材料的种类、加入比例以及静置时间等因素,一般地,组合胶结材料的胶结效果优于单一胶结材料的胶结效果,液态土壤强固剂的胶结效果优于固态土壤强固剂的胶结效果;其胶结效果的实质在于增强了红土颗粒之间的连接力和摩擦力,尤其是大幅度地提高了颗粒之间的连接力,使红土的整体稳定性增强,承载能力提高,工程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919.
为了确定用高液限土直接填筑高速公路下路堤时压实度控制的下限值,选取海南高液限土,并以长沙黏土质砂为对比样,开展基本物理性质、电镜扫描、重型湿法击实、浸水CBR和非饱和固结试验;利用容量瓶法测定土样的吸附结合水含量;分析吸附结合水对高液限土击实特性、强度、水稳性和压缩性的影响;将吸附结合水视为土中固相的一部分,提出并论证高液限土压实度控制下限值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高液限土含有大量微孔隙和叠片状结构的黏土矿物,吸附结合水的能力远强于黏土质砂;吸附结合水含量与塑限密切相关,约为塑限的85.3%;吸附结合水作用使高液限土相对黏土质砂而言最佳含水率偏高,最大干密度偏低;当初始含水率低于吸附结合水含量时,高液限土CBR试件浸水后的膨胀量显著增大;吸附结合水对高液限土在高含水率状态下仍能保持一定CBR强度和低压缩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可在路基运营期内始终保持稳定;采用高含水率的高液限土填筑下路堤时,其压实度控制下限值并非定值,而是与其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最佳含水率相关,前者越大于后者,压实度控制下限值越低。研究成果可为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0.
土质路基压实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对土基压实机理、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概要的论述。并对半填半挖路段填土压实、低填方、零填方及挖方路段的土基压实提出处理措施,对路基工作区的深度、填筑材料和压实的均匀性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