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27篇 |
免费 | 164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64篇 |
综合类 | 1634篇 |
水路运输 | 644篇 |
铁路运输 | 6919篇 |
综合运输 | 2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5篇 |
2024年 | 255篇 |
2023年 | 304篇 |
2022年 | 399篇 |
2021年 | 589篇 |
2020年 | 606篇 |
2019年 | 427篇 |
2018年 | 295篇 |
2017年 | 492篇 |
2016年 | 501篇 |
2015年 | 534篇 |
2014年 | 718篇 |
2013年 | 538篇 |
2012年 | 873篇 |
2011年 | 736篇 |
2010年 | 470篇 |
2009年 | 405篇 |
2008年 | 414篇 |
2007年 | 520篇 |
2006年 | 444篇 |
2005年 | 306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根据国外对轮轨噪声机理研究和实验成果及技术应用实例,分别从轮轨粗糙度激励、车轮振动、钢轨振动、轨枕振动和声辐射等五个主要方面对轮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和讨论,注重研究轨道交通的噪声源———轮轨噪声,找到轮轨噪声的产生根源,为轮轨噪声的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然后以此机理为着眼点,再结合国外对机理的研究和试验成果及其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实践,分别从以上提到的轮轨噪声产生机理的五个主要方面,并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轮轨噪声的治理措施,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噪声治理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32.
结合我国国情,客运专线拟采用多种速度动车组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通过分析客运专线运输市场需求价格弹性,探讨了按淡、旺季对客运专线分市场来实施差别价格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通过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实施季节性差别定价法能增加客运专线运营企业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3.
深圳公交导向发展规划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交导向发展(TOD)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土地集约型的精明增长方式,是我国大都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结合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规划的实践,通过对传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公交导向发展的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层次体系,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各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与各层次城市规划协调配合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4.
IntroductionMatching features such as points,lines,curvesegments,etc.in stereo images is a key step forscene reconstruction.The curve matching techniquesfor spatial curve segments and planar curve segmentshave been presented.Alibhai and Zucker[1]described… 相似文献
235.
236.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并对其在集中抄表系统以及智能家庭网络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还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7.
238.
239.
A model to compare three alternative forms of public transport - light rail, heavy rail and bus rapid transit - is developed for an urban network with radial lines emanating from the borders to the city centr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ssumes an operation aimed at minimising the total cost associated with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provision, which encompasses both operator and users costs. The decision variables are the number of lines (network density) and the frequency per period for each mode. This approach has no prejudices a priori in respect of whether a specified delivery scenario is aligned with existing modal reputation. Rather, we establish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 specific transit mode should be preferred to another in terms of the operator (supply) and user (demand) side offerings. The model is applied using data from Australian cities, suggesting that in most of the scenarios analysed a high standard bus service i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mode, because it provides lower operator costs (infrastructure, rolling stock and operating cost), access time costs (due to a larger number of lines) and waiting time cost (due to larger frequencies of operation). A rail mode, such as light rail or heavy rail, may have a lower total cost only if it is able to run faster than bus rapid transit, and the difference in speed is enough to outweigh the bus advantage on operator cost and access and waiting times. 相似文献
240.
从轴系合理校中的实质、内容以及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合理校中的基本原理。并以79800DWT双壳散货船轴系安装的主要步骤和过程为例,介绍了轴系合理校中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