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54篇
公路运输   239篇
综合类   206篇
水路运输   274篇
铁路运输   186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车桥系统随机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车桥系统的随机响应,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频率点处简谐荷载的叠加,使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问题.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标准差原理确定车桥系统响应的最大、最小值.最后,讨论了简支梁桥车桥系统的随机响应在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体竖向位移和加速度的随机性较大,桥梁跨中竖向响应及轮对受到的竖向轮轨力受确定性荷载的影响较大;列车运行速度对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最大值、车体竖向加速度最大、最小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92.
针对制动热应力问题,运用有限元直接耦合法,对车轮热接触工况进行了模拟,采用耦合方程同时求解温度场和位移场,研究了纯机械载荷工况和热接触耦合工况下轮轨应力分布与变化规律,分析了车轮及钢轨表层材料和次表层材料的变形、温度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热应力的影响,车轮表面以下0~1 mm的表层区域等效应力最大值增大了...  相似文献   
793.
根据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易发生次生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针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运用多米诺效应理论进行定量风险分析的方法.首先分析导致货物运输事故的初始事件和可能出现的次生事故,计算它们间的耦合度,确定是否构成多米诺效应场景.然后,运用概率函数的方法确定触发概率,用人体脆弱性模型对事件链场景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最后,针对危险货物运输...  相似文献   
794.
船舶艉轴机械密封的热-热应力耦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艉轴机械密封比较合理的材料配对、温度和热应力分布规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硬质合金、氧化铝陶瓷、斯太立特、铜合金和细粒碳石墨五种材料进行配对并运用直接耦合法进行了热-热应力耦合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材料配对,端面温度沿着半径方向先上升后下降,总体趋势是内径处的端面温度高于外径处的;不同的材料配对对于端面温度值和热应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硬质合金与细粒碳石墨的配对比较合理;并且从Von-Mises 应力计算云图中分析发现了旋转环和静止环热应力主要集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95.
水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滑坡都是以降雨下渗引起地下水状态变化为直接诱发因素。地表水对滑坡表面冲刷、侵蚀、渗透;地下水对滑坡岩土体有润滑、潜蚀、软化和淋滤作用,由于地下水含量、水头和动静水压力的变化,使得渗流场发生改变,导致地应力场和滑坡岩土体自身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滑坡产生,本文分析了水-地应力-岩土体的耦合模式及其对滑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6.
申明荣 《船舶工程》2014,36(6):53-55
针对某实船柴油发电机组出现的无报警紧急停机故障,本文基于电场干扰原理建立了电容性耦合传输路径的模型,对故障原因与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数字仿真与实物模拟两种方法验证了故障原因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两种解决此类故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dynamic coupled analysis of the floating platform and mooring/risers using the asynchronous coupling algorithm with the purpose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hen multiple lines are connected to the platform. The numerical model of the platform motion simulation in wave is presented. Additionally, how the asynchronous coupling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during the dynamic coupling analysis is introduc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our developed model with commercial software for a SPAR platform, the developed numerical model is checked and validated.  相似文献   
798.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车轮踏面不圆度的安全限值,基于车辆轨道垂横向耦合动力学理论,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Rail,建立了考虑车轮非圆化状态下的整车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高速运行状态下常见车轮踏面不圆顺问题所导致的车辆轨道系统轮轨冲击振动特征,及其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给出了车速200~350 km/h 时轮轨作用力响应峰值与车轮不圆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高速行车条件下车轮不圆度的临界范围。该研究可为基于轮轨作用力监测的车轮不圆顺状态识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9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wheelset in sharp curves and resolve the steering ability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tly rotating wheel in large radius curves and tangent lines, a differential cou- pling wheelset (DCW)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he DCW was composed of two independently rotating wheels (IRWs) coupled by a clutch-type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The differential contains a static pre-stress clutch, which could lock both sides of IRWs of the DCW to ensure a good steering performance in curves with large radius and tangent track. In contrast, the clutch could unlock the two IRWs of the DCW in a sharp curve to endue i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an IRW, so that the vehicles can go through the tight curve smoothly. To stud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DCW, a multi-body dynamic model of single bogie with DCWs was established. The self-centering capability, hunting stability, and self-steering performance on a curved track were analyz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wheelset and IRW. Finally, the effect of coupling parameters of the DCW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800.
为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对富水软弱底层的扰动影响,以大连地铁某标段盾构隧道施工为例,首先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建立土体本构关系,利用Shell结构单元模拟盾构初衬;然后采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土体固结过程对盾构开挖引起软弱地层扰动问题;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绘制地表沉降对比分析曲线,给出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孔隙水在盾构开挖完成后仍持续向隧道方向渗透,并引起距隧道较近区域的扰动趋势大于周围较远区域.本研究对提高富水软弱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过程建模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指导盾构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