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4篇 |
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23篇 |
综合类 | 325篇 |
水路运输 | 107篇 |
铁路运输 | 187篇 |
综合运输 | 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基于抽样技术的ITS数据存档策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ITS数据存储的最佳抽样方法,即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之后,运用误差平方和法(SSE)或互验法(CV)确定出原始ITS数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从而降低所需的数据存储空间。通过开发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针对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TransGuide交通管理中心的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仅需存储十分之一的原始数据,所得到的最佳样本则包含了最多的原始数据信息,且该样本数据能够满足潜在的不同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662.
基于路网规划的道路立体交叉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立体交叉远景交通量预测是道路立交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交叉口交通流特性和规划路网的路段交通量, 构造了立体交叉远景交通量预测模型。此模型通过迭代计算预测立体交叉口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转向交通量, 同时对模型中参数的计算进行了讨论。通过某一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该模型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663.
北京地铁6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东西干线,通过对该线换乘车站方案的思路和实践的论述,介绍不同换乘车站方案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如何兼顾以人为本和适应现场条件进行地铁车站设计,从而提出平衡的设计方案,为今后换乘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4.
针对上海市杨高路改建工程项目背景和功能定位,采用近远期方案结合的建设形式对杨高路进行改建扩容,阐述了杨高南路(龙阳路立交-高科西路)、杨高中路(罗山路立交-中环立交)、杨高中路(中环立交-金海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立交节点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对适应新区交通新格局、促进改革开放再出发、缓解现状拥堵、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路网系统、便捷沟通内中外环、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和交通环境等有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65.
在多线交汇车站,需要用支线转移语句链接主线与非主线数据。若支线数据编制不合理,或者司机选择时机不合适,均会使LKJ调用的数据与实际不一致,造成安全隐患。通过对不同场景多线交汇车站支线数据分析,提出一种有效的支线数据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666.
66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建设范围开始向外扩展,早期建设在城市外围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已邻近新的城市建设开发边界,与城市外围快速道路逐渐交融,产生了高速出入与城市快速交通需求叠加的多路交叉口.吉安市高速南互通与西外环快速路相交形成了五路交叉口,通过分析该节点功能定位、交通需求,结合城市规划发展阶段,论证合理方案,以期为同类型城市多路交叉口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68.
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既有道路等级与规模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在主干路升级为快速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平交口改立交或进行既有立交扩容改造。受限于现状道路以及周边地块,改建方案往往与常规立交方案大不相同。选取条件较为特殊的宁波九龙大道—北环节点,综合考虑机场限高、用地及建设时序等影响,探讨立交改建方案,提出独特的地下匝道方案,为其他立交改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9.
670.
受区域环境和发展战略影响,偶有区域规划高程与现状场地高程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需要统筹考虑近期工程量控制与远期场地标高变化后的衔接要求.本文以青岛市董家口港区中心路-子信路的立交项目为例,受规划港区和临近铁路影响,区域规划高程低于现状高程约20 m.项目巧妙利用了场地高程,缩减了桥梁段的长度,减少了挖方工程量,并兼顾了远期区域标高降低后的放坡衔接;同时通过对立交选型的优化比选,减少了立交项目与铁路的冲突.总体既实现了对交通安全的保证,又达到了减少对铁路的影响、降低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