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强夯联合井点降水加固粉土地基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强夯加固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地基时超孔隙水压力增长快消散慢、起锤困难及土壤严重液化等问题,提出采用强夯联合井点降水加固技术,以加快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土体固结.在济东高速公路粉土地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采用了4种不同夯击能,观测、分析强夯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地面变形等,得出以下结论:选择1 500 kN·m单击夯击能更经济合理,其单位面积夯击能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有效加固深度亦最大;连续进行单点夯击时,表层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要大于深层土,临界深度约4m;夯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非常快,24 h后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且深度越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越明显,井点降水能大幅缩短强夯的时间间隔,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2.
张小波  臧书哲 《水运工程》2004,(11):102-104
轻型井点降水在深基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船坞工程的实践,介绍井点的施工工艺及在某干船坞工程应用后的效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软弱地基轻型井点结合塑料排水板复合加固法是将深层处理塑料排水板和轻型井点降水结合起来对软基进行加固的方法。结合靖江新港作业区公用码头软基加固,介绍了该法的施工工艺和优点。并通过现场监测分层沉降、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参数试验,验证该法加固效果。结果表明,该法加固深度深,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肖江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302-303,306,396
随着现代城市市政建设的发展与进步,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空中和地下空间的使用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各类基坑工程在城市建筑中大量涌现。在城市基坑施工技术积累丰富经验及涌现各种新技术的同时,基坑工程坍塌的事故也频频发生,不但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还危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总体原则是安全、经济、可靠与方便。该文结合某城市深基坑工程实例,论述了基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以期给市政工程建设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地层时产生的大量高黏粒含量泥浆难以快速脱水的问题,开展PAM类有机絮凝剂与泥浆混合后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泥浆中颗粒沉降速率的变化,通过颗粒粒径、上清液浊度和Zeta电位等性质变化分析絮凝沉降效果的差异,并通过比阻试验评价其脱水性能。结果表明: 1)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添加量为0.12%~0.15%、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添加量为0.06%~0.09%时絮凝沉降效果较好,可在2 h之内降低泥浆约10%的水分; 2)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无法有效降低泥浆含水率; 3)PAM类絮凝剂通过团聚泥浆中黏土颗粒形成大尺寸的絮团,是实现泥浆快速絮凝沉降的关键因素,APAM对泥浆Zeta电位影响较小,CPAM添加量的增加使Zeta电位逐渐减小; 4)PAM类絮凝剂可加快泥浆的前期排水速率,使泥浆比阻值降低至1013 cm/g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以长沙地铁5号线朝阳站为工程背景,对车站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富水砂卵地层条件下基坑动态降水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确定降水方法,明确降水过程中地下水位动态水文变化过程排水量的计算公式;得到3个降水阶段基坑降水进入稳定的时间、地表沉降达到稳定需要的时间以及最后的沉降值。  相似文献   
17.
干庆隧道深井降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干庆隧道穿越富水砂土地层,极易引起流砂、涌砂及涌泥现象,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及质量。主要介绍该隧道降水技术方案的确定思路及方法,以及通过分析比对确定地下水位补偿方案,最大程度恢复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对既有铁路隧道尤其是重载铁路隧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基底病害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和分析病害检测、评估与整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铁路隧道中以地下水为诱因的基底病害,介绍了"井点降水+注浆"这种适合既有铁路隧道基底水害"疏堵结合"的复合式整治措施,并在大秦铁路九山隧道基底病害整治工程中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深圳地铁某车站深基坑开挖所采用的管井井点降水方案的设计情况。由于深圳地区浅部土层分布较为均匀,导位稳定,故文中介绍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以海港引河南闸站工程为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透水性土层的防渗处理进行研究。经比选,闸站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搅拌桩围封的方案。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搅拌桩长度下基坑边坡的出口水力坡降。结果表明,截渗桩穿越中等透水性层,桩底进入相对不透水层进行围封时,基坑边坡出口水力坡降满足规范要求,无逸流出口。同时,基坑施工中应布置相应降水井及监测点,保证基坑防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