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基坑降水是保证深基坑施工的一项重要措施,降水的效果决定工程的顺利与否,而复杂的地质环境影响着降水的效果,在基坑底部增加盲沟措施对增强降水效果能起到明显的作用,为深基坑下无水作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2.
为整治某开行大轴重列车既有线隧道基底下沉及翻浆冒泥病害,采用钻探与物探相结合的检测手段进行隧道病害区段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隧道病害区段底板混凝土为素混凝土且较薄(25cm左右),基岩与混凝土间存在厚度约5cm的软弱夹层,病害区段基底含水量较大,导致底板混凝土破损严重。在掌握隧道基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对其采用"井点降水+注浆"复合式整治措施。通过理论计算、降水效果的数值分析和施工可行性分析并兼顾工程造价确定的具体方案为:单侧降水,井点系统布置于重车线外侧,在100m病害区内按间距2m布设50根井点管;注浆在重车线轨枕头两侧实施,注浆管直径为60mm,长度2m,间距1m,注浆压力0.3MPa。"井点降水+注浆"整治措施实施后,该区段基底水位始终保持在基底下1.5m左右,再无基底下沉及翻浆冒泥病害发生,说明采用该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3.
在现场降水试验数据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南宁盆地的三维渗流数学模型,对车站深基坑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该模型适用于南宁特殊地层基坑的降水设计。对基坑水位降深随时间发展的规律以及地下连续墙对降水井涌水量的影响进行预测,得到以下结论:距地下连续墙越远,涌水量越大,水位降深越小;地下连续墙越长,隔水效果越好,水位降深越大;车站出入口位于地下连续墙中部时,水位降深受地下连续墙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发展各类产业园的首选地区,但其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土质松软,为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通过项目实践,介绍了井点降水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并提供了理论公式与有限元计算的分析,表明了井点降水技术适用于有一定透水性的土体,该工法在路基施工、地下管线施工时起到了提升土体工程特性,保证管线顺利开挖施工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5.
各国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船上各类艇、筏的布设位置大多在舯部附近,极少有不紧靠烟囱的情况。而舯部烟囱附近往往是声场、红外线场、磁场等最强处,在海战中这些部位最有可能被敌方的现代化导弹和制导炸弹击中,从而使艇、筏这类保障官兵生命安全的设备易遭损毁或是被熊熊大火所包围,丧失救生功能。为探求艇、筏的合理布设位置,使用了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理论。引举实例,在舰中一弹的前提下,靠近艉部的艇被导弹直接击毁的概率下降为靠近舯部艇的约1/40,安全性显著提高。因此艇、筏应尽可能地布设在战舰的艏艉两端。经过分析推荐了几个比较合理的建议性方案。  相似文献   
66.
针对长沙地铁特殊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结合长沙地铁Ⅰ线南湖路车站的基坑的设计方案,对工程基坑开挖中降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并对砂卵石地层的基坑降水工程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7.
挖入式港池基坑止降水对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托卡塔尔多哈新港项目,通过对该挖入式港池深井降水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地下水流向和井间距、井深及井径等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8.
大面积粉细砂吹填成陆地基加固技术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上海外高桥港区建设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对不同的吹填粉细砂厚度及不同的下卧层地基,分别采用振动碾压联合动力降水加固技术,低能量强夯联合动力降水加固技术,无填料振冲加固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实践证明,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外高桥港区地基加固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9.
针对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采用吹填砂形成的特点,研究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和井点降水联合堆载预压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分别为岛壁区和岛内区推荐了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案,并根据推荐的软基处理方法对岛内区的地基沉降进行计算。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70.
面向环保疏浚工程堆场底泥脱水干化,开展堆场主动排水工艺的方案设计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絮凝剂、脱水剂与真空抽滤相结合,对于含水率为70%的环保疏浚底泥脱水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在25 d内含水率降低至41.88%,排出水的浊度、CODMn以及pH值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物理力学指标、沉降时程曲线、孔隙水压力和微型十字板等指标表明土体的固结均匀,为后期处置利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